雪暗江郊,小灯孤馆长宵半。真珠酒艳。
冻作红冰片。晓梦惊回,画角声初断。南枝畔。
梅花开遍。谁见春风面。
雪暗江郊,小灯孤馆长宵半。真珠酒艳。
冻作红冰片。晓梦惊回,画角声初断。南枝畔。
梅花开遍。谁见春风面。
这首明代杨慎的《点绛唇》描绘了一幅冬夜旅宿的画面。"雪暗江郊",四字简洁地勾勒出江边郊野被大雪笼罩的昏暗景象,透露出寒冷与寂静。"小灯孤馆长宵半",进一步渲染了诗人身处孤寂的旅馆,只有微弱的灯光陪伴度过漫漫长夜的情境。
"真珠酒艳",形容美酒如珍珠般晶莹剔透,但在这严寒中却冻成了红色的冰片,暗示了诗人借酒取暖的无奈。"晓梦惊回",写诗人从梦中惊醒,"画角声初断"则以远处传来的断续号角声,增添了环境的凄清和孤独。
"南枝畔,梅花开遍",诗人将视线转向室外,发现即使在这样的严冬,梅花依然傲然绽放,象征着坚韧不屈的精神。然而,"谁见春风面"一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人理解的感慨,他渴望春天的到来,但似乎只有梅花能感知那份温暖。
整体来看,这首词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诗人旅途中的孤寂与期待,以及对春天的向往。
绝代一佳人,美色如洛妃。
春月为作眉上彀,秋水为作眼中波。
歌琼蕤,舞玉枝,君王有情不自持。
玉枝一夜摧,琼蕤一朝落,君王之心何以乐。
若有人兮有若无,来迟迟兮去促促。
夫容叶上清露结,晴光倒射金虹灭。
山为雨,海为雨,何得分明梦中语。
落蛾影灭百子池,灵风一阵彩云飞。
湖中冶师缑长弓,有如汉代陶安公。
七月七日与天通,朱雀飞来化青童,且莫随仙踏飞鸿。
道人铁笛已在手,铁冠八柱凌乔嵩。
皇帝一统诛群凶,猛士干将无所庸。
还徼上青子,天上裨重瞳。
江心火雹流赤虹,云凝雾结愁蟠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