贼来窥户正临妆,虏得吴娃似孟姜。
箫鼓满船催送酒,大王今夜作新郎。
贼来窥户正临妆,虏得吴娃似孟姜。
箫鼓满船催送酒,大王今夜作新郎。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场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战争背景下女性的命运与情感。"贼来窥户正临妆,虏得吴娃似孟姜",开篇即以“贼”、“虏”点明了战争的背景,同时将女性置于战乱之中,展现其生活的动荡不安。"窥户"二字,形象地描绘出敌人在暗处窥视的情景,而女子仍在进行日常的打扮,这种反差凸显了战争对日常生活的影响。
接着,“虏得吴娃似孟姜”一句,运用了典故,将被俘女子比作孟姜女,一个历史上著名的因丈夫被征戍边而悲痛欲绝的形象,以此表达女子的无辜与哀怨。这种比喻不仅增加了诗歌的情感深度,也使得读者能够更加深刻地感受到战争给个体带来的悲剧。
后两句“箫鼓满船催送酒,大王今夜作新郎”,则描绘了敌方庆祝胜利的场景,与前文形成鲜明对比。通过“箫鼓”和“催送酒”的热闹气氛,以及“大王今夜作新郎”的描述,展现了战争胜利者狂欢的一面。这种对比手法,不仅突出了战争的残酷与不公,也反映了人性中复杂的情感交织,既有对胜利的喜悦,也有对受害者命运的同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巧妙的对比,深刻揭示了战争对个人生活和社会秩序的破坏,以及在这样的背景下,人性中的复杂情感和道德抉择。
梅泉诚善颂,惜此盖世翁。
惜乎天不与,非穷亦非通。
举世如鸿毛,泰山在此穷。
七十何所求,哀歌气填胸。
友朋稍见知,来往成奇踪。
春秋归斯楼,八年更雨风。
置子鲁阳戈,行看日再中。
伏中伏处动累日,乘兴追凉忽同出。
荷塘联袂一延伫,红衣离披杂莲实。
夕阳略波弄金彩,西眺南开极蒙密。
水乡渺渺入无际,安得扁舟逐明瑟。
旋过湖墅荫高柳,脱帽恣谈苦难毕。
餦餭乳酪甚嘉惠,渴吻得之加纵轶。
论诗奋欲扫尘语,去就案头先涤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