纤指按节玉参差,樱唇缓吸声迟迟,吹侬无限心中悲。
心中悲,望远情,何时吹,双凤鸣。
纤指按节玉参差,樱唇缓吸声迟迟,吹侬无限心中悲。
心中悲,望远情,何时吹,双凤鸣。
这首《凤笙曲》由明代诗人徐熥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位女子吹奏凤笙的情景,以及她内心深处的情感波动。
首句“纤指按节玉参差”,以“纤指”形容女子的手指细长而柔美,以“玉参差”比喻凤笙的音色清脆悦耳,展现出演奏者技艺的高超和乐器本身的华美。接着,“樱唇缓吸声迟迟”,进一步描绘了演奏时的细节,樱桃小口缓缓吸入气息,声音悠长而缓慢,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深邃的氛围。
“吹侬无限心中悲”,则是点明了演奏者内心的情感状态。在悠扬的乐声中,隐藏着无尽的悲伤,这种情感并非表面的哀愁,而是深入内心的复杂情绪,让人感受到一种难以言喻的忧伤。
“心中悲,望远情,何时吹,双凤鸣。”这几句诗将情感推向高潮,表达了女子对远方的思念之情,以及对美好未来的渴望。她期盼着能够与心爱之人共享音乐的美好时刻,如同双凤齐鸣,象征着和谐与幸福的到来。
整首《凤笙曲》通过对音乐演奏场景的细腻描绘,以及对演奏者内心情感的深刻挖掘,展现了中国传统音乐艺术的魅力,同时也传递了丰富的情感内涵,引人深思。
折柳踟蹰傍御堤,长亭回首夕阳西。
独看芳草初成赋,相聚浮萍又解携。
出浦棹声空外杳,隔林帆影雨中迟。
三江路尽烟岚迥,百越城高牛女低。
日上火田鸣翡翠,风翻炎海跃鲸鲵。
尉佗旧俗还能化,陶侃遗踪可自题。
共道抡才今代盛,遥知为郡古人齐。
行春露冕青山下,父老争迎五马嘶。
才名动海内,白首华山阿。
阅世存泾渭,逢时谢薜萝。
几年怀赵璧,独醉发燕歌。
赋陋阴常侍,功高马伏波。
金钲传雁塞,铁骑渡榆河。
长啸将平寇,雄图定偃戈。
春生千嶂早,云傍七陵多。
应忆论文侣,山城一雁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