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庄驻五日,林亭登一度。
卜筑亦何为,自问不解故。
山庄驻五日,林亭登一度。
卜筑亦何为,自问不解故。
这首诗是清朝乾隆皇帝所作的《翠匝亭六绝句》中的第六首。诗中描绘了在山庄停留五天,多次攀登林亭的情景。诗人自问为何要选择在此筑屋居住,似乎在寻求一种难以言说的答案。整首诗透露出一种深沉的思考和对自然美景的深深眷恋。
“山庄驻五日,林亭登一度。” 开篇即点明了时间与地点,诗人在这座山庄中停留了五日,期间多次攀登林间的亭台楼阁,享受着大自然的宁静与美丽。
“卜筑亦何为,自问不解故。” 最后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疑惑与思考。他自问筑屋于此是为了什么,却无法找到确切的答案。这种自我反思和探索的精神,体现了诗人对生活意义的深刻思考,以及对未知世界的好奇与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自然风光之美,同时通过诗人的内心独白,展现了对生命意义的深层次思考,具有一定的哲学意味。
怅垂杨、不系春船,丝丝枉织怨碧。
蠹树心空,鸿沙爪静,留住烟篷客。旧移椿,已难识。
云影潮痕换今昔。愁寂。被渔火照见,秋来陈迹。
梦惊晚汐。看银鸥、睡处波才尺。
唤绿蓑冲晓,忍寒乍解,一手霜华白。
记追凉,藕花国。神女祠前正堕月。还忆。
钓舟酣卧,任他横直。
燕归避冷,鸠唤误晴,閒庭静锁春碧。
绣砌篆蜗皴角,双鸳印红湿。沈熏重,薇露滴。
暗晕损、万钱生壁。费人省,昨夜西窗,谁话岑寂。
沈醉问东风,病里愁中,花事几狼藉。
怅望暮天云合,鹃啼葬倾国。轻雷送,非雾隔。
渐向晚、倚楼哀笛。梦华恨,柳暝河桥,曾纵金勒。
津鼓催更,正老桂香残,痴蟾啼醒。
琐窗碧浸,银河练转,月午宝镫无影。瘦袜红凝。
步底见、尘轻风俊。鬘云回首,醉不管、浮花融粉。
廿年酒国欢丛,絮萍离合,杜兰心性。
惯经沧海,重寻紫竹,端的旧愁新引。前游怕省。
更忍对、梨涡珠鬓。夷歌警梦,伴素娥秋冷。
梦度秦关,凄黯无颜色。
谁曾见狐嗥,鹿走浪说,滈池亡璧。
天狼埽尽犹挟矢,逢渭水、旧隐惄焉愁疾。
似言铜臭兼土臭,敲吸到、髓枯筋剔。恨堆积。
苍头异军,突弯弓反射,腐鼠鸱相吓。
甚义儿、禽犊还交质。嗟老牛鸣,争听得。
便弃师东出,商于路遥,崤潼天窄。
羁囚冶父身无翼。望日下万里,閒关阻隔。
漏残钟远,微服崎岖,麻鞋返国。
伤情是、没奈何堪惜。揾泪雨、学泉网珠滴。
盲风吹雪度清明。思旧续前铭。
西山不语含愁黛,送中原、底许关情。
盼到风铃试鸽,却妨佞舌收莺。年涯芳物老江亭。
倚槛快初晴。芦芽半努沙痕浅,认东华、舄履尘凝。
怨碧缘菭墨晕,娇黄稚柳稊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