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浙江佥事刘馀庆》
《送浙江佥事刘馀庆》全文
明 / 刘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黑首承恩白玉阶,外台元自内台来。

都人尚识风霜面,朝士同推梁栋才。

独鹗飞时秋气肃,双旌行处瘴烟开。

豸衣犹是朝中赐,不着东南半点埃。

(0)
鉴赏

这首诗《送浙江佥事刘馀庆》由明代诗人刘珝所作,通过描绘刘馀庆的官场形象与品德,展现了其卓越的政治才能和高尚的人格魅力。

首联“黑首承恩白玉阶,外台元自内台来”,以“黑首”象征刘馀庆的谦逊与低调,他虽承蒙皇恩,却依然保持着内心的平和与谦卑。而“白玉阶”则寓意高洁与尊贵,暗示刘馀庆在官场上的地位与声望。同时,“外台”与“内台”的对比,表明了刘馀庆出身于外任,但其才能与品行足以媲美朝廷内的官员,体现了他的实力与背景。

颔联“都人尚识风霜面,朝士同推梁栋才”,进一步赞扬了刘馀庆的政绩与人格。在“都人”眼中,刘馀庆的面孔如同经历了风霜考验,象征着他的坚韧与成熟;而在朝堂之士中,他被一致推崇为国家的栋梁之材,表明了他在政治上的重要性和影响力。

颈联“独鹗飞时秋气肃,双旌行处瘴烟开”,运用生动的比喻,描绘了刘馀庆赴任浙江时的场景。独鹗(孤鹰)在秋天的肃杀中飞翔,象征着他独立不群、勇往直前的精神;双旌(两面旗帜)所到之处,瘴烟散去,寓意着他的到来为当地带来了清朗与希望,展现了他治理地方的能力与效果。

尾联“豸衣犹是朝中赐,不着东南半点埃”,以“豸衣”(古代官员的官服)作为象征,强调刘馀庆保持了朝廷赐予的荣誉与尊严,即便远赴东南,也未沾染丝毫污浊。这不仅体现了他对廉洁自律的坚持,也表达了对朝廷恩赐的感激之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刘馀庆形象的描绘,赞美了他的政治才能、高尚品德以及对国家的忠诚与奉献,是一首充满敬意与赞美的佳作。

作者介绍
刘珝

刘珝
朝代:明

刘珝(1426年~1490年),字叔温,号古直,山东青州府寿光县阳河里(现青州市高柳镇阳河村)人。明英宗正统十三年(1448年)进士,历官编修、吏部左侍郎,擢吏部尚书,加太子少保、文渊阁大学士,后加太子太保,进谨身殿大学士,位居阁老。弘治三年(1490 年)病逝,谥文和。刘珝性疏直,居官清正,不拘小节。晚年致仕还乡,事亲尽孝。著有《青宫讲意》、《古直先生文集》等。 
猜你喜欢

继闻改郡重作·其三

母恩不可割,君命不敢辞。

舍母以就君,白首成歔欷。

(0)

理陆象山祠堂

祠堂无多地,令人起叹吁。

郑田侵蚀后,祊邑质交馀。

白发啼孙子,青山式里闾。

公庭今得理,契券有明书。

(0)

宿水西寺

匆匆行李欲趋朝,更向山中住一宵。

野衲似惊来旧雨,舟人相庆得新潮。

行分晓色钟初动,睡足春风酒半消。

前路不堪为别处,浦云江树隔河桥。

(0)

寿汊川宗人隆八十

古颜真似涧松苍,玉立还同野鹤长。

当代仲车从耳瞆,有时弘景亦瞳方。

小宗不愧端明谱,晚境仍题慎德堂。

指日诏书优大老,为君先致九霞觞。

(0)

送魏黄门秉德延绥盘粮有燎黄之便·其二

马首春风潞水村,扫松先喜到茔园。

新开翠碣书慈行,久锡鸾封荷主恩。

玉节拥尘惊巷陌,锦衣流彩动川原。

此行孝与忠兼得,为拂溪藤写赠言。

(0)

和答郑廷纲通政

银台名重两京传,三载功高翰墨筵。

南去地瞻钟阜近,北来人仰郑公贤。

推恩喜奉回銮锦,赠别思临洗句泉。

多士只今窥大业,肯从江海计流年。

(0)
诗词分类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诗人
李星沅 朱子奢 戴永植 辨才 黄定 刘时中 王韫秀 张鸣善 杨恽 崔益铉 傅伯成 刘清之 冯桂芬 唐文治 佛图澄 曹叔远 陈东甫 郑絪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