鳌山临水一青螺,避寇曾传玉趾过。
牡蛎滩回春后雨,飞龙纛映夕阳多。
此时万乘唯航海,何日三军更渡河。
野寺仙题诗句在,侍臣谁赋式微歌。
鳌山临水一青螺,避寇曾传玉趾过。
牡蛎滩回春后雨,飞龙纛映夕阳多。
此时万乘唯航海,何日三军更渡河。
野寺仙题诗句在,侍臣谁赋式微歌。
这首诗描绘了金鳌山的秀美景色以及历史背景。首句“鳌山临水一青螺”以比喻手法,将山比作青螺,形象地展现了山体倒映在水面的秀美姿态。次句“避寇曾传玉趾过”则点出山名的由来,暗示着它曾是古代帝王避难之地,增添了历史的厚重感。
第三句“牡蛎滩回春后雨”描绘了春天雨后的景色,牡蛎滩可能是指山脚下或附近的海滨,春雨过后,景色清新宜人。第四句“飞龙纛映夕阳多”进一步渲染气氛,夕阳下的飞龙纛(古代帝王出行时的仪仗)增添了壮丽与神秘色彩。
第五、六句“此时万乘唯航海,何日三军更渡河”表达了对往昔盛世的怀念,以及对和平时期航海活动的感慨,暗含对陆上战争的反思。最后一句“野寺仙题诗句在,侍臣谁赋式微歌”以野寺和古人诗句为线索,引出对历史变迁和文人墨客情怀的怀想,以及对当下文治武功的反思。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山水为载体,融入了历史典故和诗人的情感,展现出清朝文人对过往辉煌与现实的思考。
端居滞文翰,久与赏心阕。
出沐乘休豫,寻幽展欢悦。
涉涧俯潺湲,攀峦面巀嵲。
邈哉神皋奥,居然灵境别。
夷峻疏深池,塞坎构崇棁。
浴室荡阳泉,冰井荫阴穴。
跻险惕暝昡,逃迥欣超轶。
密林嬉猿狝,远峰在虹霓。
宵看朝旭升,昼见昏星列。
蔀丰光乍熹,崖悬曜先晢。
景会万象昭,迹暌百虑绝。
岩栖庶可希,从兹谢尘辙。
西掖衡连翡翠城,笼烟袅雾百花明。
祗谓紫薇初吐萼,忽言红药已敷英。
红药葳蕤艳盛阳,万年春色在文昌。
宁同邺下芙蓉苑,讵比洛阳桃李场。
裁成异瓣千般锦,结就同心一样黄。
金阁披时浑是画,绮楼临处并凝妆。
濯枝故向凤池上,裛露偏依仙掌傍。
仙掌嶙峋对凤池,词郎侍直鹭鸳齐。
玲珑玉佩花间映,飖拽罗衫叶下迷。
花间叶下情无极,含笑含娇似相识。
羞将鸡舌斗馨香,欲取鸃冠并颜色。
翠幕分看态转新,朱阑斜倚不胜春。
未采孤根助灵液,聊持芳蕊赠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