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膺常凛春秋旨,不言祥瑞非沽美。
忽披齐东瑞谷图,或者吾诚未尽喻。
所幸今年齐果丰,不然䛕颂何足纪。
数郡各图瑞谷茎,一茎数穗垂累累。
曾闻亦可以伪为,其名龙爪别种耳。
即使真谷结穗多,一茎所得能饱几。
嘉禾名书纵有之,吾意在彼不在此。
去年饥馑获少苏,何以喔咻起疮痏。
又闻近有伤农谣,亦赖有司善经理。
十歉一丰母遽喜,嗟嗟是吾乃所以。
服膺常凛春秋旨,不言祥瑞非沽美。
忽披齐东瑞谷图,或者吾诚未尽喻。
所幸今年齐果丰,不然䛕颂何足纪。
数郡各图瑞谷茎,一茎数穗垂累累。
曾闻亦可以伪为,其名龙爪别种耳。
即使真谷结穗多,一茎所得能饱几。
嘉禾名书纵有之,吾意在彼不在此。
去年饥馑获少苏,何以喔咻起疮痏。
又闻近有伤农谣,亦赖有司善经理。
十歉一丰母遽喜,嗟嗟是吾乃所以。
此诗由清朝乾隆皇帝弘历所作,名为《山东巡抚准泰进瑞谷图因成是诗以示之》。诗中表达了对山东巡抚准泰进献瑞谷图的赞赏与感慨。
首句“服膺常凛春秋旨”,表明诗人深受儒家经典《春秋》的教诲,心存敬畏。接着“不言祥瑞非沽美”一句,诗人强调自己并非为了追求虚名而称赞祥瑞,体现了其真诚的态度。
“忽披齐东瑞谷图,或者吾诚未尽喻”两句,诗人表达了对瑞谷图的好奇与不解,同时也暗示了对瑞谷图背后寓意的期待。随后,“所幸今年齐果丰,不然䛕颂何足纪”两句,诗人庆幸今年丰收,认为如果没有这样的丰收,赞美瑞谷图就显得不足为道。
接下来,“数郡各图瑞谷茎,一茎数穗垂累累”描绘了瑞谷茎上硕果累累的景象,展现了丰收的喜悦。诗人提到“曾闻亦可以伪为”,说明瑞谷可能被伪造,但紧接着“其名龙爪别种耳”一句,澄清了这一点,强调了瑞谷的真实性。
“即使真谷结穗多,一茎所得能饱几”两句,诗人反思即便瑞谷丰收,但实际收获有限,不足以满足众多百姓的需求。最后,“嘉禾名书纵有之,吾意在彼不在此”两句,诗人表达了对真正的粮食丰收的重视,而非表面的祥瑞。
“去年饥馑获少苏,何以喔咻起疮痏”两句,诗人回顾去年的饥荒,庆幸如今有所缓解,但担忧百姓的创伤尚未完全恢复。接着,“又闻近有伤农谣,亦赖有司善经理”两句,诗人听说近期有损害农业的谣传,希望官府妥善管理,保护农民利益。
“十歉一丰母遽喜,嗟嗟是吾乃所以”两句,诗人感慨于十次歉收之后的一次丰收,表达了自己的喜悦之情,并以此作为诗的结尾。
整首诗通过描述瑞谷图的景象和丰收的喜悦,以及对农民生活的关注和对官府治理的期望,展现了诗人对农业丰收的重视和对民生疾苦的关注。
有孙袭爵佩银黄,玉剑雕弓任取将。
架上素书宜宝爱,囊中紫诰慎珍藏。
极知衰老恩荣盛,却喜休閒岁月长。
耿耿丹心如皦日,垂垂白发似凝霜。
仍怀边地常时逻,尚问羌人早晚降。
不拟伏波誇矍铄,但陪角里足徜徉。
将车先过金鱼馆,奉几频留绿野堂。
邻叟每来催进饭,幕宾相见命持觞。
竹枝桃叶供行役,玉树芝兰在坐傍。
自古年高能德邵,君今积德寿无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