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题罔极堂卷》
《题罔极堂卷》全文
明 / 林鸿   形式: 古风

孰谓江海广,江海亦有湄。

繄我父母恩,浩荡斯无涯。

依依念终养,惕惕常如饥。

鞠育信劳悴,欲报将何为。

仰睇孤鸿翔,俯悼寒蛩悲。

岂无舟与车,徬徨将何依。

高堂俨陟降,忾然方在兹。

感彼树上乌,朝出暮乃归。

微物具至情,未遂反哺私。

我何抱深痛,拊膺泪如丝。

哀哀九泉下,永以长酸嘶。

(0)
鉴赏

这首诗《题罔极堂卷》是明代诗人林鸿所作,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对父母深厚而无法回报的感恩之情。

首句“孰谓江海广,江海亦有湄”,以江海之广比喻父母的恩泽浩瀚,但又指出即使江海也有边际,而父母的恩情却无边无际,引出对父母恩德的感慨。

接着,“繄我父母恩,浩荡斯无涯”进一步强调了父母之恩的深远与广阔,难以衡量。

“依依念终养,惕惕常如饥”表达了对父母终老之日的深切思念以及时刻不忘孝顺之心的紧张与焦虑。

“鞠育信劳悴,欲报将何为”则道出了养育之恩的辛劳与自己无力回报的无奈。

“仰睇孤鸿翔,俯悼寒蛩悲”运用对比手法,孤鸿的自由飞翔与寒蛩的悲鸣形成鲜明对照,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痛苦。

“岂无舟与车,徬徨将何依”表达了在面对无法解决的困境时的迷茫与无助。

“高堂俨陟降,忾然方在兹”描绘了父母的形象,以及诗人对父母的怀念与敬仰。

“感彼树上乌,朝出暮乃归”通过乌鸦反哺的故事,表达了对父母养育之恩的感激与未能尽孝的遗憾。

“微物具至情,未遂反哺私”强调了即使是微小的生命也能表达深情,而自己却未能做到。

“我何抱深痛,拊膺泪如丝”直接抒发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悲痛与泪水。

最后,“哀哀九泉下,永以长酸嘶”表达了对父母去世后永远的哀伤与思念,情感真挚,感人至深。

整首诗情感丰富,语言优美,通过一系列的比喻、对比和故事引用,深刻地表达了对父母深沉的爱与无法回报的遗憾,是一首感人肺腑的孝亲之作。

作者介绍

林鸿
朝代:明

林鸿,明洪武十六年(1383)前后在世。字子羽,福建福清县城宏(横)街人。洪武初年,以《龙池春晓》和《孤雁》两诗得到明太祖赏识,荐授将乐训导,洪武七年(1374年)拜礼部精膳司员外郎。年未四十自免归。善作诗,诗法盛唐,为“闽中十才子”之首。诗法盛唐,书临晋帖,殆逼真矣,惜惟得其貌。《福清县志·人物志》记载:“……先朝遗老如吴海、陈亮辈皆极推许。
猜你喜欢

顷读山谷诗有感作十绝句既又念达人委命志士固穷必潦倒自废出无聊语则几不智矣故复反之十绝以自慰解·其十

日月常照耀,天地自崇深。

何哉儿女愁,得上烈士心。

(0)

遣兴十首·其二

心事日已多,岁月日已逼。

况此抱病躯,焉得好颜色。

(0)

又题小画

清风吹竹林,夕阳堕西坞。

相逢且停竿,共此话今古。

(0)

横山八景·其七俸鹤田

昔闻轩墀宠,今见裂土食。

禽荒虽有戒,不与幽人事。

(0)

再题西湖十景为汤宜野作·其九

天际征鸿杳,湖边幽趣多。

綵舟移曲渚,醉杀绿烟波。

(0)

西湖十景册为唐饬轩题·其九芦汀归雁

琳宫锁春寂,斜日荡孤舟。

归鸿正嘹呖,离思满沧洲。

(0)
诗词分类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诗人
庾信 温庭筠 毛奇龄 汪广洋 孟浩然 陶益 赵佶 王昌龄 张栻 郑刚中 陈谟 戴良 张羽 王建 蔡襄 唐顺之 刘鹗 陈傅良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