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端式十题·其七秋原菊》
《和端式十题·其七秋原菊》全文
宋 / 司马光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高原向摇落,丛菊始滋荣。

草际浮金碧,照人双目明。

何须夭生理,玉斝泛馀英。

(0)
注释
高原:高海拔地区。
摇落:凋零。
丛菊:丛生的菊花。
滋荣:茂盛生长。
草际:草地边缘。
浮金碧:闪烁着金色和绿色。
照人:照亮。
双目:眼睛。
何须:何必。
夭生:短命的,指生命短暂。
玉斝:玉制的酒杯。
泛:斟满。
馀英:剩下的花朵,这里指菊花。
翻译
高原上的秋意渐浓,丛丛菊花开始繁盛。
草丛间闪烁着金色和碧绿,照亮了人们的双眼。
何必追求短暂的生命,让我们举杯共饮菊花的余香。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天高原上的菊花盛开的图景。"高原向摇落"表明时值已到深秋,大地上的叶子开始飘落,而丛菊则在这个季节里呈现出生机勃勃的景象,"始滋荣"说明菊花已经开始繁盛起来。

"草际浮金碧"这一句,用了"浮"字来形容菊花在绿色的草丛中显露出金黄色的光泽,给人以金碧交辉的美感。接下来的"照人双目明"则是从视觉效果上描写菊花对人的吸引,菊花如同明镜一般,清晰可见,映入眼帘,令人心旷神怡。

第三句"何须夭生理"中的"夭生"指的是短暂的生命,而"玉斝"则象征着纯洁无暇的事物。"泛馀英"一词,则是形容菊花如同玉液一般散发出来,充满了诗人的视野。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之美、生命之短暂的感慨,同时也赞美了菊花那不与尘俗往来、清高脱俗的品格。

整首诗通过对秋日高原上菊花景致的细腻描绘,传达了一种超然物外、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

作者介绍
司马光

司马光
朝代:宋   字:君实   号:迂叟   籍贯: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   生辰:1019年11月17日-1086年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10月11日),字君实,号迂叟。汉族。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世称涑水先生。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宋仁宗宝元元年(1038年),司马光登进士第,累进龙图阁直学士。宋神宗时,因反对王安石变法,离开朝廷十五年,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
猜你喜欢

如梦令.咏娇小

自小娇憨亲纵。恼著情儿没缝。

万唤只低头,故故嗔人珍重。如梦。如梦。

姊妹仙行居仲。

(0)

忆汉月禁体.蜡梅

天末音书谁寄。消息故园开未。

几声江笛度残年,恐有铜仙垂泪。黄昏丸月细。

怕晕去、酒边灯次。

一般清兴动扬州,莫道嚼来无味。

(0)

迈陂塘.壬子二月,舟次姑苏欲游未果,即事有作

听咿哑、柔波打桨,东风吹放孤艇。

笙歌七里山塘路,谁向红楼斜凭。浑不定。

爱鬓影钗光,帘捲交相映。闲情重省。

叹磨剑池荒,采莲人去,剩有月华冷。

清游地,偏奈归心愁迸。渡头夕照催暝。

此来偷被莺花笑,笑我花时常病。怜好景。

总收拾诗囊,却也饶清兴。前期遥订。

怕春色三分,柳丝千缕,飞絮糁香径。

(0)

踏莎行.夜坐

兰蒂香含,荷衣红褪。溪堂一雨炎敲尽。

湿萤时堕两三星,寂寥最是黄昏近。

抛却冰纨,调将玉轸。天涯空有平安信。

病馀情绪易伤秋,方花小簟眠难稳。

(0)

北游诗十八首·其十德州逢刘原检

公干吾密亲,迩来行色壮。

得意曲江游,十里紫丝障。

折得杏花回,春云在衣上。

南归衔使节,楼船晚相傍。

明灯照卫水,凉风来青嶂。

宿雁语沙中,纤月翻层浪。

对酒问前期,弹冠岂虚望。

从此舍章句,即可取卿相。

昼锦君多荣,奉职我无状。

清时好策勋,努力无遗忘。

(0)

卧疾四首·其二

与山夙有缘,因病转无欲。

僧斋聊卧起,散发何须束。

偶采芙蓉花,悠然出林谷。

秋风湖上亭,蘼芜飞属玉。

(0)
诗词分类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诗人
皮日休 曹彦约 沈约 李峤 何绍基 周霆震 张舜民 倪瓒 康有为 陈寅恪 李慈铭 顾贞观 司空图 唐庚 倪元璐 张问陶 郑清之 吴融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