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能几何,况已过寒食。
此时对东风,一日亦可惜。
正好倒清尊,呼妇戛鸣瑟。
胡不少自宽,兀坐有忧色。
一春雨已多,连日风更力。
安得补天漏,坐待江月白。
青春能几何,况已过寒食。
此时对东风,一日亦可惜。
正好倒清尊,呼妇戛鸣瑟。
胡不少自宽,兀坐有忧色。
一春雨已多,连日风更力。
安得补天漏,坐待江月白。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春日里坐视风雨,感叹时光易逝的情景。开篇“青春能几何”表达了对青春短暂的无奈和珍惜之情。紧接着,“况已过寒食”指出时间已经过去了一定阶段,即便是寒食节气已经度过,意味着春天已经来临。诗人在这样的时节里,对着东风感慨,认为一日之间也值得珍视。
“正好倒清尊,呼妇戛鸣瑟”则转换了情境,似乎是在室内的场景,倒酒之余,呼唤妻子一起弹瑟(一种古代乐器),表达了一种生活上的安适与对家庭的依赖。
然而,“胡不少自宽,兀坐有忧色”却又转折至内心的忧虑,诗人似乎在提醒自己不要总是沉浸于忧愁之中,要学会自我宽慰。接着,“一春雨已多,连日风更力”则是对外部环境的描述,强调了春天雨水的频繁和风力的加剧。
最后,“安得补天漏,坐待江月白”表达了一种超脱之想,似乎诗人希望能够修补天上的漏洞,或许只是一个比喻,表示想要在这多风多雨的日子里找到一份宁静,等待着夜晚明亮的月光。
整首诗通过对春天时光流逝、生活情趣和自然环境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以及对于生命、时间和自然界的深刻体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