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赋得五月鸣蜩》
《赋得五月鸣蜩》全文
清 / 弘历   形式: 排律  押[庚]韵

散步芳堤上,如簧乍弄声。

初闻未惯耳,徐绎颇含情。

好雨无逾节,知时逮化生。

豳风曾叶什,月令善窥衡。

但鼓胁为响,宁腾口浪鸣。

以旁真是别,虽噪不离清。

骆咏且须待,江脩信致精。

寒蝉何足取,即事慎扬明。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五月蝉鸣的景象与诗人对其的细腻感受。开篇“散步芳堤上,如簧乍弄声”,诗人漫步在花香四溢的堤岸,耳边传来蝉鸣,如同轻巧的簧片发出悦耳之音,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和谐的氛围。

接着,“初闻未惯耳,徐绎颇含情。”初次听到这蝉鸣,或许有些不习惯,但细细品味,其中蕴含着情感的丰富与深沉。诗人通过这一细节,展现了他对自然声音的敏感和欣赏。

“好雨无逾节,知时逮化生。”好雨适时而降,滋养万物生长,体现了自然界中节气与生命的和谐共生。这里借雨喻人,表达了对时间与生命流转的深刻理解。

“豳风曾叶什,月令善窥衡。”引用古代文献中的内容,进一步强调了时节与自然现象之间的密切联系,以及古人对自然规律的观察与尊重。

“但鼓胁为响,宁腾口浪鸣。”蝉鸣并非源自口部的振动,而是来自其腹部的鼓动,这一科学知识的融入,使得诗歌既有文学之美,也蕴含了科普的意味。

“以旁真是别,虽噪不离清。”即便蝉鸣声高亢,却依然保持着清脆悦耳,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独特见解。

“骆咏且须待,江脩信致精。”此处可能引用了其他诗人的作品或典故,强调了对诗歌创作的期待与追求,同时也表达了对精细表达的重视。

“寒蝉何足取,即事慎扬明。”最后两句,诗人以寒蝉为例,提醒人们在面对生活琐事时应谨慎行事,保持内心的清明与正直。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五月蝉鸣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美妙与和谐,也蕴含了诗人对时间、生命、自然规律以及个人修养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弘历

弘历
朝代:清

猜你喜欢

黍谷

步出铜马门,遥望大房山。

幽燕有奥室,鬼神潜其间。

群峰郁㟏岈,溪流何潺湲。

猛虎飞食人,长啸随风还。

凝冰折林木,玄云蔽河关。

维昔邹衍生,悬河此谈天。

一为吹黄钟,幽谷春阳旋。

至人御六气,呼吸走百川。

是非总天籁,悠悠诚何言。

天下久忘我,无劳烹小鲜。

泽雉有饮啄,优游聊终年。

(0)

哭内子王华姜·其五

汝魂毋飞扬,万里随悲风。

汝父为国殇,精爽在榆中。

汝兄亦殉死,黄口为鬼雄。

游魂尚未变,白骨可相从。

汝生不识父,死后见形容。

桓桓大将军,苦战黑山戎。

左手挽人头,右手持秦弓。

须髯怒尽磔,流血被体红。

黄云野莽荡,阴气横苍穹。

前有无定河,后有赫连宫。

父子惊相持,恸哭何时终。

(0)

九日湛静斋亦宋乔梓载酒元明石室登高同郭公鹫湛天沐天及祯士文安泽君介以长儿端木纵饮至夜月高而还地为甘泉先生书院故址碑碣存焉二首·其二

愧无新句谢烟霞,二十年前此寄家。

老树有根蟠石底,古碑和字长藤花。

清秋高会人犹昔,白发重来岁渐加。

先正追踪英少事,钓台风月满江涯。

(0)

胡绢庵宪长入觐都门便道省亲事后还治赋之

归国还乡共一行,豸冠龙节有馀荣。

晨昏子舍欢何极,玉帛天门礼已成。

万里春风张相宅,满车甘雨赵佗城。

谁人解献中和颂,白发狂歌一老生。

(0)

寄李相如

南方归客尽能传,玉貌虬须各宛然。

马上诗成临战处,幕中筹算未形先。

天悬山驿三千里,醉别江船十八年。

莫讶双鱼频不到,昆池流水入西偏。

(0)

西樵旅怀五首·其五

涕泣经年自一身,南天回首又风尘。

低徊不死缘无子,潦倒何颜复向人。

犬马岂能忘旧主,梦魂犹恐负先臣。

西山有屋临溪水,新种桃花欲避秦。

(0)
诗词分类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诗人
陈尧佐 崔国辅 李治 黄巢 赵时春 方文 华幼武 包世臣 赵雍 王实甫 谢庄 张廷玉 游酢 李开先 李百药 释宗演 鄂尔泰 裴夷直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