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步芳堤上,如簧乍弄声。
初闻未惯耳,徐绎颇含情。
好雨无逾节,知时逮化生。
豳风曾叶什,月令善窥衡。
但鼓胁为响,宁腾口浪鸣。
以旁真是别,虽噪不离清。
骆咏且须待,江脩信致精。
寒蝉何足取,即事慎扬明。
散步芳堤上,如簧乍弄声。
初闻未惯耳,徐绎颇含情。
好雨无逾节,知时逮化生。
豳风曾叶什,月令善窥衡。
但鼓胁为响,宁腾口浪鸣。
以旁真是别,虽噪不离清。
骆咏且须待,江脩信致精。
寒蝉何足取,即事慎扬明。
这首诗描绘了五月蝉鸣的景象与诗人对其的细腻感受。开篇“散步芳堤上,如簧乍弄声”,诗人漫步在花香四溢的堤岸,耳边传来蝉鸣,如同轻巧的簧片发出悦耳之音,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和谐的氛围。
接着,“初闻未惯耳,徐绎颇含情。”初次听到这蝉鸣,或许有些不习惯,但细细品味,其中蕴含着情感的丰富与深沉。诗人通过这一细节,展现了他对自然声音的敏感和欣赏。
“好雨无逾节,知时逮化生。”好雨适时而降,滋养万物生长,体现了自然界中节气与生命的和谐共生。这里借雨喻人,表达了对时间与生命流转的深刻理解。
“豳风曾叶什,月令善窥衡。”引用古代文献中的内容,进一步强调了时节与自然现象之间的密切联系,以及古人对自然规律的观察与尊重。
“但鼓胁为响,宁腾口浪鸣。”蝉鸣并非源自口部的振动,而是来自其腹部的鼓动,这一科学知识的融入,使得诗歌既有文学之美,也蕴含了科普的意味。
“以旁真是别,虽噪不离清。”即便蝉鸣声高亢,却依然保持着清脆悦耳,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独特见解。
“骆咏且须待,江脩信致精。”此处可能引用了其他诗人的作品或典故,强调了对诗歌创作的期待与追求,同时也表达了对精细表达的重视。
“寒蝉何足取,即事慎扬明。”最后两句,诗人以寒蝉为例,提醒人们在面对生活琐事时应谨慎行事,保持内心的清明与正直。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五月蝉鸣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美妙与和谐,也蕴含了诗人对时间、生命、自然规律以及个人修养的深刻思考。
步出铜马门,遥望大房山。
幽燕有奥室,鬼神潜其间。
群峰郁㟏岈,溪流何潺湲。
猛虎飞食人,长啸随风还。
凝冰折林木,玄云蔽河关。
维昔邹衍生,悬河此谈天。
一为吹黄钟,幽谷春阳旋。
至人御六气,呼吸走百川。
是非总天籁,悠悠诚何言。
天下久忘我,无劳烹小鲜。
泽雉有饮啄,优游聊终年。
汝魂毋飞扬,万里随悲风。
汝父为国殇,精爽在榆中。
汝兄亦殉死,黄口为鬼雄。
游魂尚未变,白骨可相从。
汝生不识父,死后见形容。
桓桓大将军,苦战黑山戎。
左手挽人头,右手持秦弓。
须髯怒尽磔,流血被体红。
黄云野莽荡,阴气横苍穹。
前有无定河,后有赫连宫。
父子惊相持,恸哭何时终。
愧无新句谢烟霞,二十年前此寄家。
老树有根蟠石底,古碑和字长藤花。
清秋高会人犹昔,白发重来岁渐加。
先正追踪英少事,钓台风月满江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