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枕幽人梦;桐琴野客情。
- 鉴赏
这两句诗出自清末近现代初诗人梁鼎芬的《课儿联》(其五六三),描绘了两位隐士的生活场景,通过“菊枕”与“桐琴”这两个意象,营造出一种超脱世俗、寄情自然的意境。
“菊枕幽人梦”,“菊”是中国文人常用来象征高洁、隐逸的植物,这里的“菊枕”不仅指以菊花为填充物的枕头,更寓意着隐居者在宁静的环境中,枕着自然之物入眠,仿佛与自然融为一体,梦境中也充满了对自由和宁静生活的向往。“幽人”则特指隐居山林、远离尘嚣的人,他们的心灵在自然的怀抱中得到安放,梦境也因此变得纯净而深邃。
“桐琴野客情”,“桐琴”指的是用梧桐木制作的琴,梧桐在中国文化中常被视为吉祥之树,其木质温润,适合制琴。在这里,“桐琴”不仅是一件乐器,更是情感的载体,它承载着“野客”的情感,即那些游离于传统社会规范之外,追求个性解放和精神自由的人们。通过弹奏桐琴,野客将自己的情感倾注其中,与自然对话,与内心深处的声音共鸣,表达出对自由、对真我追求的渴望。
整体而言,这两句诗通过“菊枕”与“桐琴”这两个富有象征意义的意象,展现了两位隐士在自然中寻求心灵寄托、表达自我情感的生活状态,体现了中国古典文学中对隐逸生活和自然美的深刻感悟与赞美。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群玉亭
泗滨石窟如蚁族,巧匠琢山如琢木。
不问人家与官舍,轩窗随分作岩谷。
符离城东石更多,天划神刓相倚绿。
当年来过玉局翁,拄杖敲门步幽麓。
翼然危屋谁所兴,赐以嘉名号群玉。
翁家自有小仇池,壶中九华伴孤独。
经行趣尚绝世姿,丑好例皆蒙纪录。
银钩烂烂照无穷,走马来看僵立仆。
是时官梅香正阑,亦有海棠红映肉。
老翁盖棺二十年,世上遗编数遭狱。
只今见字如见人,满眼清风乱庭竹。
想当入海期汗漫,云车屡下仙山曲。
仙山缥缈虚无间,我欲凭之两黄鹄。
冬至后三日与罗楚入倅厅两松下梅花盛开取酒酌石台上思得名手作松梅图·其一
老松鳞甲待拿云,俯视梅花意亦亲。
粉色上参冬岭秀,虬枝下挽越溪真。
乘闲到此能终日,与我来游尽可人。
今代华光古韦毕,生绡一幅两传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