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出城,归来初五。
十字街头撞见张三,元是山前旧时李四。
面目如前,语言如故。再三道佛法浇漓,众生难度。
不必按牛头吃草,不用将针合成斧。
甜瓜彻蒂甜,苦瓠连根苦。
初二出城,归来初五。
十字街头撞见张三,元是山前旧时李四。
面目如前,语言如故。再三道佛法浇漓,众生难度。
不必按牛头吃草,不用将针合成斧。
甜瓜彻蒂甜,苦瓠连根苦。
这首宋朝时期的禅宗偈颂,以日常生活中的寻常情境为切入点,寓言深刻,富有哲理。诗人释惟一通过描述在城市街头巧遇两位旧识的过程,展现了人生的无常和佛法的教诲。
"初二出城,归来初五",短短两句,描绘了时间的流转,暗示世事如梦,人生短暂。"十字街头撞见张三,元是山前旧时李四",看似偶然的相遇,实则寓意着世间万物都在变化之中,昔日相识如今面目依旧,但身份已变,引发对生命无常的感慨。
"面目如前,语言如故",强调了外表与言语的稳定性,而内在的改变可能更大。"再三道佛法浇漓,众生难度",表达了佛法对世间苦难的洞察,众生在生死轮回中难以解脱,暗示修行佛法的重要性。
"不必按牛头吃草,不用将针合成斧",这两句运用生动的比喻,劝诫人们不必强求不适合的事物,暗示顺应自然,不执着于形式。"甜瓜彻蒂甜,苦瓠连根苦",以生活中的甜苦对比,说明事物的本质,提醒人们要认清现实,接受生活的本来面貌。
总的来说,这首偈颂以日常小事揭示佛法智慧,引导读者体悟人生真谛,具有鲜明的禅宗特色。
岂意渴相如,俄为化子舆。
平生一杯酒,活计百篇书。
同舍遂欲尽,吾生不愿馀。
如今念夫子,痛饮未全疏。
扶上竹车去,知无再见期。
谁能逃数定,不必恨归迟。
白发扶棺母,青年上学儿。
乱来朋友少,洒血一题诗。
京浙尘动态,闽峤风霜,不觉催老。
封侯事付儿曹,懒把菱花频照。
明光赋笔,那知白首山中,年年管领闲花草。
叩角夜漫漫,问何时能晓。
堪笑。
空有传世千篇,正似病呻饥啸。
欲傲王侯,早被王侯相傲。
盖棺事定,即今老子独龙,荣枯得丧浑难料。
无酒不须愁,问黄花知道。
鸳鸯异野鹜,凤凰非山鸡。
物生各有偶,非偶不并栖。
昔为丛台人,今为圉者妻。
亦知久当弃,无乃太不齐。
同时歌舞人,何异玉与泥。
失身已至斯,违天将安归。
挽首只自羞,有声不敢啼。
何缘梦到君王侧,彻夜不眠闻马嘶。
芗林丑石何曾丑,化为五老如此寿。
高低俯仰各有意,清润坚贞皆可友。
剜劖刻削巧戏剧,谁为此者鸿蒙叟。
铜盆古雅出高丽,玉筹清奇原史籀。
向翁神游渺何许,此物亦落何人手。
野人得之安所用,光怪出屋惊田妇。
天生尤物必有属,诗老得之端不偶。
不须拄杖穿寒云,几案之间有庐阜。
先生自是五山一,视真庐阜犹培塿。
如何得此亦惊喜,便欲赋诗为不朽。
醉僧痴望作怪供,持此或可博升斗。
壶中九华竟不得,坡老叹息不离口。
仇池不借王驸马,诗卷纷纷愁逆取。
达人着想亦未免,何异儿童贪饼糗。
蛾眉山高隔云雾,此物今知属谁某。
世间奇宝虽可玩,鬼夺客偷谁使守。
先生一笑付偶然,吾欲藏之无何有。
《李士宏得芗林五老石地野人》【宋·赵文】芗林丑石何曾丑,化为五老如此寿。高低俯仰各有意,清润坚贞皆可友。剜劖刻削巧戏剧,谁为此者鸿蒙叟。铜盆古雅出高丽,玉筹清奇原史籀。向翁神游渺何许,此物亦落何人手。野人得之安所用,光怪出屋惊田妇。天生尤物必有属,诗老得之端不偶。不须拄杖穿寒云,几案之间有庐阜。先生自是五山一,视真庐阜犹培塿。如何得此亦惊喜,便欲赋诗为不朽。醉僧痴望作怪供,持此或可博升斗。壶中九华竟不得,坡老叹息不离口。仇池不借王驸马,诗卷纷纷愁逆取。达人着想亦未免,何异儿童贪饼糗。蛾眉山高隔云雾,此物今知属谁某。世间奇宝虽可玩,鬼夺客偷谁使守。先生一笑付偶然,吾欲藏之无何有。
https://shici.929r.com/shici/BjKQnSAuY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