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宿新安村步》
《宿新安村步》全文
唐 / 朱景玄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麻]韵

淅淅寒流涨浅沙,月明空渚遍芦花。

离人偶宿孤村下,永夜闻砧一两家。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宿xīnāncūn
táng / zhūjǐngxuán

hánliúzhǎngqiǎnshāyuèmíngkōngzhǔbiànhuā

rénǒu宿cūnxiàyǒngwénzhēnliǎngjiā

翻译
冷冷的流水上涨浸湿了浅浅的沙滩,月光下明亮的水边到处是芦苇的白花。
离家的人偶然住在孤零零的村庄里,长夜里听到一两户人家传来捣衣的声音。
注释
淅淅:形容水流声或风声。
寒流:寒冷的水流。
涨:上涨,此处指水位上升。
浅沙:浅浅的沙滩。
月明:月光明亮。
空渚:空旷的水中小洲。
芦花:芦苇开的花,白色,此处形容月光下的美景。
离人:离开家乡的人,游子。
偶宿:偶然住宿,临时过夜。
孤村:孤独、偏远的小村庄。
永夜:漫长的夜晚。
闻砧:听到捣衣声,砧为捣衣石,古时妇女常在夜间捣衣。
一两家:少数几户人家。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秋旅人孤寂的夜晚情境。"淅淅寒流涨浅沙",通过水流的声音和河水的泛滥,传达出秋天的萧瑟气息和自然界的冷清。"月明空渚遍芦花"则以明月为背景,渲染了芦花随风摇曳的孤寂景象。

诗人在这样的环境中,选择了一个孤村作为暂宿之地,这从"离人偶宿孤村下"可以感受得到。这里的"偶宿"表达了一种无奈和临时的决定,同时也强化了旅人的孤独感。

最后一句"永夜闻砧一两家",通过远处传来的砧声,突出了时间的流逝和夜晚的静谧。砧声在古代往往是夜里警示时刻的声音,这里的"一两家"则可能暗指夜已深迟,时间已经不早,但诗人却无法入睡,只能独自聆听着外界的微小声音。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夜晚声响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感慨,以及面对秋夜的无奈与沉思。

作者介绍

朱景玄
朝代:唐

朱景玄,唐朝武宗会昌(841-846)时人,吴郡(今江苏苏州)人,元和初应进士举,曾任咨议,历翰林学士,官至太子谕德。诗一卷,今存十五首。编撰有〈唐朝名画录〉。
猜你喜欢

锦树行

忆昔家住蓉城东,周遭乌臼杂青枫。

一春门巷绿阴雨,六月林塘清昼风。

时当收藏未黄落,景因壮观还青红。

织成谁似天孙巧,染出岂非青女工。

十年无家寄吴市,一日舣棹来穹窿。

人家隐见流水绕,树林绚烂孤村通。

赤城丹霞映绝巘,西山落日回苍穹。

杂花秋明步障外,归鸦暮落天机中。

高情作传忆郭偻,浮华戏人悲石崇。

题诗曾流御沟水,剪綵何烦西苑宫。

人生渐老归未得,秋色虽好将成空。

何当唤起赵松雪,写我秋林倚瘦筇。

(0)

送赵维道北上

干戈流落鬓毛焦,千里穷途著弊貂。

老去少陵悲橡食,乱来王粲逐蓬飘。

朔庭云涨龙沙冷,南斗尘昏象阙遥。

从此分携相见少,旅魂飞断不胜招。

(0)

题赵子固墨兰

镂琼为佩翠为裳,冷落游蜂试采香。

烟雨馆寒春寂寂,不知清梦到沅湘。

(0)

古意二首·其二

南方有佳人,天质辞红妆。

素手映轻雪,明珰照罗裳。

二月千花开,笑语春风香。

盈盈水晶帘,丹云贯疏房。

自倚绝世姿,鬒鬟不能霜。

秋叶鸣西楼,城乌啼夜凉。

高节良自固,谅不悲年芳。

(0)

寘磁瓯于砚池旁以蓄水十馀日前得桂花二枝插瓶中数日花叶皆萎落戊辰早乍闻香气满室视之两枝皆再作花叶亦鲜碧佛书云天风吹萎花更雨新好者感之为赋诗云

六六画栏生晚凉,青鸾对舞渡银潢。

十分天上山河□,万斛人间雨露香。

珠佩风清生□□,玉壶冰薄吐蟾光。

白银金阙红云合,金粟缤纷七宝床。

(0)

南京遇山楼

倚天突兀耸高楼,楼上人家白玉钩。

落日笙歌迷汴水,春风灯火似扬州。

仙人已去名空在,豪客同来醉未休。

独倚朱阑望明月,鸾旌依约认重游。

(0)
诗词分类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诗人
赵雍 王实甫 谢庄 张廷玉 游酢 李开先 李百药 释宗演 鄂尔泰 裴夷直 吴兆骞 上官仪 杜审言 唐求 朱弁 王仁裕 商景兰 沈德潜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