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栲栳墩》
《栲栳墩》全文
明 / 王鏊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栲栳墩前酒一杯,良辰胜友好徘徊。

绿回野色疄疄绕,翠罨湖光面面开。

墩姓祗今应我属,风光自昔有谁来。

悬崖拟欲题名字,千古行人首重回。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栲栳墩前的一番景致与诗人的情感流露。首句“栲栳墩前酒一杯”,以饮酒开篇,营造出一种悠闲自在的氛围,仿佛诗人正独自在栲栳墩前享受着美酒,沉浸于眼前的美景之中。接着,“良辰胜友好徘徊”一句,点明了时间的美好与友人的相伴,增添了诗中的温馨与和谐。

“绿回野色疄疄绕,翠罨湖光面面开”两句,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和细腻的描绘,展现了大自然的生机与美丽。绿色的田野环绕着栲栳墩,翠绿的湖水映照着四周,呈现出一幅清新脱俗的画面。这里不仅描绘了景色,也隐含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叹与欣赏。

“墩姓祗今应我属,风光自昔有谁来”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栲栳墩的特殊情感以及对过往时光的追忆。栲栳墩似乎成为了诗人心中的一片净土,承载着他的记忆与思绪。同时,诗人也反思了历史的变迁,思考着过去有多少人曾在此留下足迹。

最后,“悬崖拟欲题名字,千古行人首重回”两句,体现了诗人想要留下印记的愿望,同时也预示着栲栳墩将永远成为人们心中不可磨灭的记忆。悬崖上拟题的名字,象征着诗人希望自己的情感与思考能够流传千古,而“千古行人首重回”则表达了栲栳墩作为一处独特风景,将吸引无数后来者前来探寻与感受其魅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邃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对过往时光的怀念以及对未来记忆传承的期待,是一首富有哲思与情感深度的作品。

作者介绍
王鏊

王鏊
朝代:明   字:济之   号:守溪   籍贯:吴县(今江苏苏州)   生辰:1450—1524

王鏊(1450—1524)明代名臣、文学家。字济之,号守溪,晚号拙叟,学者称震泽先生,汉族,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十六岁时国子监诸生即传诵其文,成化十一年进士。授编修,弘治时历侍讲学士,充讲官,擢吏部右侍郎,正德初进户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博学有识鉴,有《姑苏志》、《震泽集》、《震泽长语》。 
猜你喜欢

兴国道中

十日登程九日晴,乡心羁思一时平。

鸟声细逐泉声缓,风力寒欺酒力轻。

马首青山堪入画,路旁幽草问无名。

逢人若话经游乐,剩有篇章为纪行。

(0)

题江湖胜览卷

云台烟阁总浮名,自分江湖老此生。

木客峰前题句去,竹王祠下放歌行。

月临僧寺寒钟远,水落渔梁夜火明。

几度酒酣双耳热,扣弦高咏不胜情。

(0)

野望二首·其二

欲就邦人询往事,百年耆旧已无存。

猿啼暮雨佛山寺,鹤怨秋风香水园。

万仞倚天琼岫小,一泓迸石玉泉温。

太平自是多耕牧,禾黍牛羊日满村。

(0)

再至崇川

地尽应临海,天寒欲授衣。

月随秋水上,人共夜潮归。

一犬无聊吠,群鸥自息机。

桥头灯火里,犹记旧僧扉。

(0)

怀葛震父

虎峰言别后,懒与慢相兼。

已过探梅约,翻因病酒淹。

孤烟生石突,饥雀下茅檐。

昨夜林中雪,看山一卷帘。

(0)

东湖杂诗·其二

清时敢避地,坚卧竟如何。

两岫窗中入,千帆枕上过。

饥鹰翻健翮,老鹤立平柯。

招隐谁当赋,苍凉起棹歌。

(0)
诗词分类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诗人
刘弗陵 张肃 刘义庆 嵇绍 曹景宗 秋瑾 杜杞 郑虔 连南夫 韩嘉彦 刘友 恒超 柳公绰 查元方 刘子羽 王通 陈经正 钱端礼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