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之异者山中灵,何人断绝为君亭。
云翻浪卷不可识,鸟兽成形花倒植。
莓苔旧点色尚青,霹雳残痕节犹黑。
金貂主人汉三老,构此穷年下朝早。
心规目制不暂疲,匠者受之无一词。
清晨拂匣菱生镜,落日凭阑星满池。
攒甍斗拱无斤迹,根瘿联悬同素壁。
数层乱泻云里峰,万片争呈雪中石。
重帘不动自飘香,似到瀛洲白玉堂。
水精如意刁金色,云母屏风透掩光。
四阶绵绵被纤草,草上依微众山道。
松间汲井烟翠寒,洞里围棋天景好。
愚儒敢欲贺成功,鸾凤栖翔固不同。
应念废材今接地,一枝思寄户庭中。
柏之异者山中灵,何人断绝为君亭。
云翻浪卷不可识,鸟兽成形花倒植。
莓苔旧点色尚青,霹雳残痕节犹黑。
金貂主人汉三老,构此穷年下朝早。
心规目制不暂疲,匠者受之无一词。
清晨拂匣菱生镜,落日凭阑星满池。
攒甍斗拱无斤迹,根瘿联悬同素壁。
数层乱泻云里峰,万片争呈雪中石。
重帘不动自飘香,似到瀛洲白玉堂。
水精如意刁金色,云母屏风透掩光。
四阶绵绵被纤草,草上依微众山道。
松间汲井烟翠寒,洞里围棋天景好。
愚儒敢欲贺成功,鸾凤栖翔固不同。
应念废材今接地,一枝思寄户庭中。
此诗描绘了一处幽深的山中亭院,亭主是一位隐逸之人,擅长养就一株异乎寻常的柏树。开篇即写“柏之异者山中灵”,可见这柏树非同凡响,其生长于深山之中,充满了灵气。接着,“何人断绝为君亭”则描绘了这位隐逸之人特意在此处建造了一座亭子,以柏树为伴。
“云翻浪卷不可识,鸟兽成形花倒植。”这一句通过对云、波、鸟兽及花木的描写,展示了山中景象的奇异与自然界的混沌无序。这里强调的是自然之美,超越了人类的理解范围。
“莓苔旧点色尚青,霹雳残痕节犹黑。”这两句则描写了亭院周围环境的细节,莓苔依然保持着绿色的生机,而曾经被雷电击中过的树木留下了深黑的伤痕。这些自然界的小细节都显露出时间的痕迹与生命力的顽强。
“金貂主人汉三老,构此穷年下朝早。”这里提到了亭主是一位名叫“金貂”的人,他可能是以隐逸自居,与世隔绝。"汉三老"有可能指的是古代的道家修炼者,这里借用来形容主人高深莫测的道法修为。
接下来的几句:“心规目制不暂疲,匠者受之无一词。”描绘了亭主在这山中亭院中的生活状态,他以内心的规矩和眼睛所观察的事物来控制自己,不会有片刻的懈怠。"匠者受之无一词"则表示即使是最精通技艺的工匠,也无法用语言表达这里的景象。
“清晨拂匣菱生镜,落日凭阑星满池。”这一句通过对清晨和傍晚景色的描写,展现了亭院四季更迁、自然轮回的美丽画面。"拂匣菱生镜"形象地表达了清晨露珠如镜面的明净,而“落日凭阑星满池”则是傍晚时分,星辰映照在水中的景致。
以下几句:“攒甍斗拱无斤迹,根瘿联悬同素壁。”继续描绘了亭院周遭的自然景观,如巨石与山峰交错,以及古树盘根在岩壁上的生长状态,这些都是大自然鬼斧神工的杰作。
“数层乱泻云里峰,万片争呈雪中石。”此处描写了多重叠加的云雾缭绕于山峰,以及雪花纷飞之下,岩石显露其奇特形态。这里强调的是自然景象的壮丽与神秘。
“重帘不动自飘香,似到瀛洲白玉堂。”这句诗通过对帐幕中散发的香气,以及仿佛来到了传说中的仙境—瀛洲的描写,表达了一个超凡脱俗的意境。
“水精如意刁金色,云母屏风透掩光。”这里则是对亭院内饰的描绘,以水晶和云母等珍贵材料装饰,营造出一种清净高雅的氛围。
接着,“四阶绵绵被纤草,草上依微众山道。”则是对亭外环境的细腻描写,石阶被细软的青草覆盖,而这些小路又隐约可见于山间,形成了一幅自然与人造和谐共生的图画。
“松间汲井烟翠寒,洞里围棋天景好。”这两句则是在描绘亭院内外的生活场景,一方面是清晨从松林中汲水时的宁静氛围,另一方面是在山洞之中的围棋游戏,那里的自然风光如同画中一般美丽。
“愚儒敢欲贺成功,鸾凤栖翔固不同。”这里主人对自己的隐居生活感到满意,并不与世俗的成功标准相比较。"鸾凤栖翔"则形象地表达了高洁超逸的生活态度,与一般人追求的物质世界迥异。
最后,“应念废材今接地,一枝思寄户庭中。”主人在这里表达了对过去时代的怀念,以及希望能将自己如同一枝独秀之物,留存在世间某个角落。"户庭中"则是指心灵的归宿之所。
这首诗通过对山中亭院及其周遭自然景象的精彩描绘,展现了主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追求,以及他内心世界的宁静与超脱。
天公知我性嗜奇,攒崖刬石排双峰。
云边五窍尽谽谺,非具羽翼何能通。
我闻昔年邵宝妙仙诀,曾离蹇嵼入云穴。
兹来也学出尘游,杖藜徐步登危屺。
怒石相争罅似门,气詟心惊疑欲裂。
寻幽不惜神已痯,却怪天末斜阳晚。
穿松踏岫凸复凹,心地相平奇路稳。
湖光万顷动地来,鱼龙隐现那能辨。
寄身埼礒瞰洪涛,须凛冰涧恒自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