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见苍碑眼自开,便疑身在郁孤台。
可怜决狱章廷尉,不带将军薏苡来。
一见苍碑眼自开,便疑身在郁孤台。
可怜决狱章廷尉,不带将军薏苡来。
这首诗由宋代诗人周紫芝所作,名为《章彦漙决狱五羊归登郁孤台得东坡石刻见遗报以小诗》。诗中通过描绘见到古碑时的震撼感,以及对历史人物章廷尉的感慨,展现了诗人对于历史遗迹与文化传承的深切思考。
首句“一见苍碑眼自开”,生动地描绘了诗人初次见到古碑时内心的震撼与激动,仿佛心灵之门被打开,充满了对未知历史的好奇与探索欲。接下来,“便疑身在郁孤台”一句,运用想象的手法,将自己置身于郁孤台之上,与古碑相映成趣,营造出一种时空交错的意境,让人感受到历史的厚重与深远。
“可怜决狱章廷尉,不带将军薏苡来。”这两句则转向对历史人物的感慨。章廷尉,即章台,以其公正断案而闻名,此处借指历史上的公正之人。诗人感叹,像章廷尉这样的贤臣,虽然在道德与智慧上令人敬仰,却未能如古代将军般拥有薏苡(一种象征吉祥和财富的物品)般的物质财富或权势,表达了对理想人格与现实境遇之间落差的惋惜之情。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历史典故的巧妙融合,不仅展现了诗人对于古物古迹的深厚情感,也反映了其对于历史人物命运的深刻思考,以及对理想人格与现实社会关系的反思。
黯分袖。
肠断去水流萍,住船系柳。
吴宫娇月娆花,醉题恨倚,蛮江豆蔻。
吐春绣。
笔底丽情多少,眼波眉岫。
新园锁却愁阴,露黄漫委,寒香半亩。
还背垂虹秋去,四桥烟雨,一宵歌酒。
犹忆翠微携壶,乌帽风骤。
西湖到日,重见梅钿皱。
谁家听、琵琶未了,朝骢嘶漏。
印剖黄金籀。
待来共凭,齐云话旧。
莫唱朱樱口。
生怕遣、楼前行云知后。
泪鸿怨角,空教人瘦。
堕虹际。
层观翠冷玲珑,五云飞起。
玉虬萦结城根,澹烟半野,斜阳半市。
瞰危睇。
门巷去来车马,梦游宫蚁。
秦鬟古色凝愁,镜中暗换,明眸皓齿。
东海青桑生处,劲风吹浅,瀛洲清泚。
山影泛出琼壶,碧树人世。
枪芽焙绿,曾试云根味。
岩流溅、涎香惯搅,娇龙春睡。
露草啼清泪。
酒香断到,文丘废隧。
今古秋声里。
情漫黯、寒鸦孤村流水。
半空画角,落梅花地。
大溪面。
遥望绣羽冲烟,锦梭飞练。
桃花三十六陂,鲛宫睡起,娇雷乍转。
去如箭。
催趁戏旗游鼓,素澜雪溅。
东风冷湿蛟腥,澹阴送昼。
轻霏弄晚。
洲上青苹生处,斗春不管,怀沙人远。
残日半开一川,花影零乱。
山屏醉缬,连棹东西岸。
阑干倒、千红妆靥,铅香不断。
傍暝疏帘卷。
翠涟皱净,笙歌未散。
簪柳门归懒。
犹自有、玉龙黄昏吹怨。
重云暗阁,春霖一片。
素弦一一起秋风。
写柔情、都在春葱。
徽外断肠声,霜宵暗落惊鸿。
低颦处、翦绿裁红。
仙郎伴、新制还赓旧曲,映月帘栊。
似名花并蒂,日日醉春浓。
吴中。
空传有西子,应不解、换徵移宫。
兰蕙满襟怀,唾碧总喷花茸。
后堂深、想费春工。
客愁重、时听蕉寒雨碎,泪湿琼钟。
恁风流也称,金屋贮娇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