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作归田去,犹残穫稻功。
筑场怜穴蚁,拾穗许村童。
落杵光辉白,除芒子粒红。
加餐可扶老,仓庾慰飘蓬。
复作归田去,犹残穫稻功。
筑场怜穴蚁,拾穗许村童。
落杵光辉白,除芒子粒红。
加餐可扶老,仓庾慰飘蓬。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归乡后的田园生活,通过对农事的细腻描写,表达了一种平和安稳的情感。诗中的“复作归田去”表明诗人再次回到自己的田地上劳动,而“犹残穫稻功”则说明工作还未完成,显示出农业生产的艰辛与不易。
“筑场怜穴蚁”一句中,“筑场”指的是修建用于晒谷物的场地,而“怜穴蚁”则是对正在这个场地上忙碌的小昆虫——蚂蚱表示同情。这种写法体现了诗人细腻的情感和对大自然生灵的关怀。
“拾穗许村童”一句,通过孩子们在田间拾拾剩余谷物的场景,展现了一幅和谐的乡村画面,同时也反映出农民生活中的勤俭美德。
诗中还用“落杵光辉白”、“除芒子粒红”来形容稻米脱壳后的洁白和谷物收成后颗粒饱满的景象,通过对自然之美的描绘,传达出一种对劳动成果的欣赏和喜悦。
最后,“加餐可扶老,仓庾慰飘蓬”则表明通过辛勤的劳作,可以为家庭增加粮食储备,从而使得年迈之人也能得到温饱,这种安稳感带来的满足和愉悦,是诗人对田园生活最真挚的情感写照。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生动细腻的语言,勾勒出了一个勤劳耕耘、自给自足的乡村生活图景,表达了诗人对于平静生活的向往以及对自然界的深切情感。
飒沓梧宫叶,舞遍西风,又送人归也。
稻粱吴地俭,天外雁、拣尽寒汀空下。
谁识故将军,只亭尉、偏工醉骂。王和霸。
铜仙月中,如铅泪泻。
剡曲兴尽王猷,懒心情、最聊萧难画。
买烟航雨艇,归计稳、入手碧鲈红鲊。
我倚垫巾楼,见君蒲帆恰卸。隔水榭。
一尺钓丝堪对把。
西风帝苑,正停杯、争盼一轮圆月。
坐久凉蟾犹未吐,霭霭暮云偏结。
低亸冰绡,深藏桂殿,不放姮娥出。
也应愁见,有人千里华发。
今夜地轴频翻,坤舆陡撼,怕被馋蛟掣。
那有银墙和碧井,留待金波堆雪。
三市霆轰,九衢电骇,屋瓦昆阳裂。
问谁无恙,天边惟剩瑶阙。
斜风细雨,算心情一往,柔如春水。
梧月新词刚入手,脱帽忽然狂喜。
鹦鹉雕笼,蟂矶古庙,字字俱精绮。
高才妙作,定摩秦柳墙垒。
寄语尊甫先生,陈生别后,憔悴吾衰矣。
旧日酒徒零落尽,相隔云泥朝市。
僰爨孤城,夜郎远宦,归况今何似。
传柑家宴,道余问讯如此。
浩歌被酒,喜举头仍见,昨宵圆月。
遥忆高斋歌猛虎,剑气绿人毛发。
老子龙头,细书虿尾,玉试昆吾切。
隗嚣旧物,土花千载难歇。
更有粉壁波涛,牙签蝌蚪,摊几供披豁。
吟健左车能决肉,日拓黄州快雪。
馀子纷纶,是翁矍铄,有角真堪折。
南楼高兴,依稀清啸将绝。
中宵狂叫,忆曹公有语,明明如月。
更记谪仙当日句,明镜三千白发。
入洛年非,游燕才尽,幸舍歌辛切。
空墙老骥,喷霜猛气难歇。
讵料宣武门前,长椿寺侧,竟见秋堂豁。
更借一尊桑落酒,光汎素瓷飘雪。
一片乡心,三更雁叫,拚把刀环折。
角鹰刷羽,脱韝固是横绝。
几扇疏棂,玲珑处、檀笺粉茧糊成。
夜来微雪,掩映更觉晶莹。
做就贮愁函梦地,生疏踏月拗花情。
凭遮藏,偏被严飙,送到残更。
生平齑盐井臼,记欣然同听,败纸齐鸣。
今番燠馆,无奈一倍凄清。
无聊拈毫弄墨,倩小字、斜行春蚓萦。
閒题咏,把雪窗涴遍,何用通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