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挂一帆轻,何堪唱《渭城》。
离杯空有约,别句不成声。
日霁霜仍暖,沙明水自清。
故人前路少,雁影恰逢迎。
共挂一帆轻,何堪唱《渭城》。
离杯空有约,别句不成声。
日霁霜仍暖,沙明水自清。
故人前路少,雁影恰逢迎。
这首清代尹继善的诗《送高南畴赴贵州臬司任(其一)》以送别为主题,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离别的深深感慨。首句“共挂一帆轻”描绘了两人同舟共济的情景,帆船轻盈,似乎暗示着友情的轻松愉快;然而接下来的“何堪唱《渭城》”借用王维《送元二使安西》中的诗句,表达出离别时的不舍与伤感。
“离杯空有约”写出了虽然有饮酒相约的承诺,但此刻只能空留酒杯,无法畅饮话别,气氛显得凄凉;“别句不成声”则进一步渲染了离别时的哽咽与情绪低落。诗人通过这些细节,展现了离别时的深情厚谊。
“日霁霜仍暖,沙明水自清”转而描绘自然景色,以晴朗的天气和清澈的水面来衬托离别的宁静,试图用美景来缓解离愁;然而,“故人前路少,雁影恰逢迎”又将视线拉回现实,感叹友人前路孤单,只有大雁相伴,更显离别的寂寥。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素,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恰当的引用,成功地传达了送别时的复杂心情,既有离别的哀愁,又有对友人的祝福与期待。
连夜江云黄惨澹,平明山雪白模糊。
银河沙涨三千里,梅岭花排一万株。
北市风生飘散面,东楼日出照凝酥。
谁家高士关门户,何处行人失道途。
舞鹤庭前毛稍定,捣衣砧上练新铺。
戏团稚女呵红手,愁坐衰翁对白须。
压瘴一州除疾苦,呈丰万井尽欢娱。
润含玉德怀君子,寒助霜威忆大夫。
莫道烟波一水隔,何妨气候两乡殊。
越中地暖多成雨,还有瑶台琼树无。
忽忽心如梦,星星鬓似丝。
纵贫长有酒,虽老未抛诗。
俭薄身都惯,疏顽性颇宜。
饭粗餐亦饱,被暖起常迟。
万里归何得,三年伴是谁?
华亭鹤不去,天竺石相随。
[余罢杭州,得华亭鹤、天竺石同载而归。
]王尹贳将马,田家卖与池。
开门闲坐日,绕水独行时。
懒慢交游许,衰羸相府知。
官寮幸无事,可惜不分司。
腰痛拜迎人客倦,眼昏勾押簿书难。
辞官归去缘衰病,莫作陶潜范蠡看。
洛下田园久抛掷,吴中歌酒莫留连。
嵩阳云树伊川月,已校归迟四五年。
酒助疏顽性,琴资缓慢情。
有慵将送老,无智可劳生。
忽忽忘机坐,伥伥任运行。
家乡安处是,那独在神京?
久贮沧浪意,初辞桎梏身。
昏昏常带酒,默默不应人。
坐稳便箕踞,眠多爱欠伸。
客来存礼数,始着白纶巾。
紫袍新秘监,白首旧书生。
鬓雪人间寿,腰金世上荣。
子孙无可念,产业不能营。
酒引眼前兴,诗留身后名。
闲倾三数酌,醉咏十余声。
便是羲皇代,先从心太平。
故人叙旧寄新篇,惆怅江南到眼前。
闇想楼台万馀里,不闻歌吹一周年。
桥头谁更看新月,池畔犹应泊旧船。
最忆后庭杯酒散,红屏风掩绿窗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