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月征人早,州城奥窔閒。
呼船渡泾水,立马望豳山。
禾黍高低垄,烟云远近关。
谁能渠白石,种稻浊泥湾。
残月征人早,州城奥窔閒。
呼船渡泾水,立马望豳山。
禾黍高低垄,烟云远近关。
谁能渠白石,种稻浊泥湾。
这首诗描绘了清晨从邠州出发的景象,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旅途中的自然风光与内心感受。
首句“残月征人早”,点明了时间——清晨,以及出行的人物——征人,残月映衬出旅人的孤独与早行的艰辛。接着,“州城奥窔閒”一句,通过对比,突出了城内的宁静与外界的繁忙,营造了一种静谧的氛围。
“呼船渡泾水,立马望豳山”两句,生动地描绘了过河和远眺的场景,船行水上,马立岸边,一动一静,相得益彰。诗人通过这一系列的动作,展现了旅途中的动态美。
“禾黍高低垄,烟云远近关”则将视线转向了广阔的田野与远方的山峦,高低错落的禾黍与缭绕的烟云,构成了一幅壮丽的自然画卷。这里不仅展现了自然景观的美丽,也暗示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最后,“谁能渠白石,种稻浊泥湾”两句,以一个疑问句结束,表达了诗人对于如何在贫瘠之地种植水稻的思考,同时也流露出对土地利用与农业发展的关注。这种对现实问题的思考,使得这首诗不仅仅停留在对自然美的描绘上,更具有了深层次的社会意义。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对旅途生活的体验,以及对社会问题的思考,是一首富有情感深度和艺术魅力的作品。
人生百年如过客,那得欢游不回忆。
眼看胡粤皆殊乡,那得知己常对床。
我念城东好风月,同游左二复清发。
被酒每逐残星归,哦诗动及晨钟歇。
君家屋后林麓美,佛院阴森隔烟水。
时携铁杖来叩门,惊起山僧及童子。
醉骑长松叱欲飞,片片秋云堕如纸。
云阶月地杳莫攀,即今惟有梦中还。
楼头书剑飘零日,曲里家山怅望间。
始知聚散枝头鸟,有限欢娱不常保。
羡君色笑承亲帏,乐事天伦无一少。
我行日夜江之滨,素衣缁尽心生尘。
山川风景总堪赋,偏觉故园丘壑真。
遥知文酒足清宴,可念同游漂泊人。
材以大能胜,器以虚能受。
造物赋于人,非有意薄厚。
念尔咫角驹,遽附骐骥后。
岂有技过人,遭逢事亦偶。
得易当知难,实果副名否。
学问无穷期,科名幸弋取。
低首循阶梯,服膺期永久。
世多轮囷姿,惧为匠斲小。
虚心竹可师,毋自丰其蔀。
聚久不觉畅,偶离难为怀。
朔风酿江雪,诗思未能佳。
忆昔出都时,挥手各天涯。
讵谓居田里,会合亦常乖。
幸尔琴瑟好,和声叶雍喈。
膝前已成行,头角殊几侪。
凭承先世泽,余荫如三槐。
珍重厚培植,新机在根荄。
春华各努力,翱翔将与偕。
勿为儿女态,别意强自排。
酒力不胜寒,烛影摇荒斋。
风云有时会,老眼为重揩。
春意入新诗,言念层山麓。
忽得山中书,清芬溢简牍。
开缄见故人,情意遥相属。
别久话弥长,缕缕盈篇幅。
裒然大集富,迩来见新续。
连宵正披吟,鲁鱼时碍目。
重承善本贻,字字朗珠玉。
想见老眼明,精神方满腹。
感君循南陔,为我分旨蓄。
采兰馨满山,随手动盈掬。
一路送香来,随风到茅屋。
北堂嘉荫新,承以庭阶馥。
味此无声诗,白华共三复。
君赠我春兰,我酬君秋菊。
好花次第看,对酒意良足。
何时重细论,素心托空谷。
弥天涨海花漠漠,白昼闭门光闪烁。
鸟雀无声客不来,围炉自爱团圞乐。
昨日已占一尺盈,夜来更觉烈寒生。
平明启户失盆石,位置凹凸增峥嵘。
闲眄庭柯乍改碧,肥尽瘦枝多光泽。
就中老辣有番椒,白玉盘中火齐赤。
冲寒乘醉一登楼,放眼苍茫四望收。
但觉千山无近远,际天一白光浮浮。
犹忆归舟过牛渚,七日江头风雪阻。
漫谓南来气候殊,不比北地阴凝聚。
今年正讶冬不寒,枯草烧残万木干。
屈指交春余几日,上天忽作同云团。
闻道雪深蝻不子,三农预为明年喜。
世间氛孽除不尽,安得天公一汰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