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门行采桑,路逢游冶郎。
郎君马上笑相问,问侬何事不梳妆。
妾云本是农家妇,辛苦从夫立门户。
自来不解施朱铅,但识荆钗与裙布。
郎君问妾妾不疑,笑杀无端轻薄儿。
妾颜如花心似铁,玉洁冰清天自知。
世间万物不得齐,或清如水浊如泥。
请君前行不须问,好把丝鞭促马蹄。
马蹄追风去若箭,侬家掩袂泪如霰。
出门明日更相逢,郎君避路羞相见。
出门行采桑,路逢游冶郎。
郎君马上笑相问,问侬何事不梳妆。
妾云本是农家妇,辛苦从夫立门户。
自来不解施朱铅,但识荆钗与裙布。
郎君问妾妾不疑,笑杀无端轻薄儿。
妾颜如花心似铁,玉洁冰清天自知。
世间万物不得齐,或清如水浊如泥。
请君前行不须问,好把丝鞭促马蹄。
马蹄追风去若箭,侬家掩袂泪如霰。
出门明日更相逢,郎君避路羞相见。
这首明代诗人于谦的《采桑妇》描绘了一位勤劳朴实的农妇在采桑路上偶遇游冶郎的情景。诗中,妇人以自我身份为农家女自述,表示她忙于家务,从未懂得涂脂抹粉,只佩戴荆钗和穿着粗布裙,体现了她的质朴和坚毅。面对郎君的调笑,她以“妾颜如花心似铁,玉洁冰清天自知”的诗句表达自己的贞洁和高洁,暗示了自己的品性不容轻薄。
妇人以自然界的比喻“世间万物不得齐,或清如水浊如泥”来强调个体差异,表明自己不愿与世俗的浮华相比,宁愿保持自己的纯净。最后,她拒绝郎君的进一步询问,以“马蹄追风去若箭,侬家掩袂泪如霰”表达了对郎君轻浮行为的失望和对自己命运的无奈,以及对未来的预感——即使明日再相遇,郎君也会因羞愧而回避。
整首诗语言朴素,情感真挚,通过采桑妇的形象,展现了明朝社会背景下女性的独立和坚守,具有一定的社会历史价值。
世乱疲奔走,空伤万事非。
塞鸿还北度,戎马未南归。
乐土居人散,丰年野客饥。
闭门风雨过,一径落红移。
¤
处士浑同郑子真,水南结屋与山邻。
已从竹笋生旁舍,不遣桃花误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