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题幸蜀图》
《题幸蜀图》全文
清 / 李良年   形式: 古风  押[麻]韵

掩尘黄帕哀琵琶,延秋门上乌哑哑。

侍臣趋朝漏未息,岂知辇道吹秦沙。

蛾眉绝影清渭水,太子始控飞龙騧。

手挥红甘祀香魄,尚有生荔来天涯。

三银船本少年事,臣倜进酒君王嗟。

倚毫写此图者谁,伯驹好手今犹夸。

山根潺湲碧无底,阁道蛣屈梯穿霞。

法仗细琐不暇整,从官触热欹乌纱。

就中缓辔意态殊,三郎捉鞭非翠华。

金盆皇孙不可认,疑是羽葆风回遮。

宫人军装或雁次,或稍前却载以车。

明驼夹道卧石罅,奚奴避日攀槎丫。

长鞦短鞚挂一发,高者蚁附低旋蜗。

此皆左膊印风字,尾侧赭汗流三花。

不使蹴踏渔阳儿,首俯耳帖何为耶?

峡耕无人峡田绿,悬流淙淙水满畬。

薄云千里带村角,忽转细径疏篱斜。

似闻子规响深壑,何有雪羽相笼笯。

白头父老出不意,亲见万乘临山家。

当年驰驿写嘉陵,化为飞烬随黄麻。

蜀山嵌空说王宰,讵有真迹留涪巴。

即今皴染渐剥落,松煤不复浓于鸦。

昔人画此意有托,眼明且爱烟峦赊。

黔南开府擅珍赏,更束缥带缄红牙。

(0)
鉴赏

这首清代诗人李良年的《题幸蜀图》描绘了一幅皇家出行的宏大场景,通过细致入微的笔触展现了皇帝出行的庄重与奢华。首句“掩尘黄帕哀琵琶”以哀婉的琵琶声起,暗示了旅途中的某种情感氛围。接着,“延秋门上乌哑哑”描绘了乌鸦的叫声,增添了画面的肃穆感。

“侍臣趋朝漏未息,岂知辇道吹秦沙”暗指黎明时分,官员们匆忙赶往朝廷,却不知皇帝已启程,路上扬起的尘沙象征着行踪的隐秘。随后,诗人通过“蛾眉绝影清渭水”和“太子始控飞龙騧”描绘了皇家队伍的威仪,以及对逝去人物的追忆。

“手挥红甘祀香魄”表达对亡者的祭奠,而“尚有生荔来天涯”则暗示了旅途中的珍奇异物。接下来,诗人感叹这些豪华景象不过是“三银船本少年事”,流露出对过去的感慨。

“山根潺湲碧无底,阁道蛣屈梯穿霞”描绘了山路的险峻,而“法仗细琐不暇整”则展示了随行人员的忙碌。皇帝的从容与随从的疲惫形成对比,如“三郎捉鞭非翠华”。

画面中,连马匹的细节也被精细刻画,如“长鞦短鞚挂一发”,形象生动。最后,诗人借景抒怀,感叹昔日皇家盛况已成过往,画卷虽存,但艺术价值已不如初。

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幸蜀图的壮观与历史沧桑,表达了作者对过去的怀念和对艺术的赞赏。

作者介绍

李良年
朝代:清

(1635—1694)清浙江秀水人,字武曾。诸生。与兄李绳远、弟李符并著诗名,时称三李。又与朱彝尊称朱李。诗初学唐人,持格律甚严。古文长于议论。曾举博学鸿儒科,罢归。有《秋锦山房集》。
猜你喜欢

苗而秀/采桑子

吴都佳丽苗而秀。
燕样腰身。
按舞华茵。
促遍凉州、罗袜未生尘。
□□□□□□透。
歌怨眉颦。
张燕宜频。
□□□□、□□□□□。

(0)

答陈传道五首之五

倒橐黄金尽,方悲行路难。
桂薪炊玉粒,可是乐长安。

(0)

和钱德循古意二首之一

驾犁岂知耕,布谷不入田。
大农坐官府,百吏饱穷年。

(0)

怀寄寇元弼王文举十首之八招元弼

暑雨茅柴熟,秋风淮白肥。
留连阮校尉,何日跨驴归。

(0)

怀寄寇元弼王文举十首之二过碧芦轩

东轩美风月,诗酒伴欢呼。
昨日墙阴过,依依见碧芦。

(0)

怀寄寇元弼王文举十首之九招文举

後夜溪山雪,临门望子猷。
莫因清兴尽,半道却回舟。

(0)
诗词分类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诗人
陈经邦 薛昂夫 繁钦 杜充 曹仁虎 张潮 席豫 陆贽 卢熊 王琚 顾众 司马承祯 许稷 何焯 谢混 鸠罗摩什 可朋 金俊明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