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病中闻子由得告不赴商州三首·其三》
《病中闻子由得告不赴商州三首·其三》全文
宋 / 苏轼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辞官不出意谁知,敢向清时怨位卑。

万事悠悠付杯酒,流年冉冉入霜髭。

策曾忤世人嫌汝,《易》可忘忧家有师。

此外知心更谁是,梦魂相觅苦参差。

(0)
注释
辞官:辞职离开官职。
清时:政治清明的时代。
怨位卑:因地位低下而感到不满。
万事悠悠:世间琐事繁多,漫长无尽。
流年冉冉:时光缓缓流逝。
霜髭:白发。
忤世:触犯世人。
《易》:《易经》,古代经典之一。
忘忧:忘却忧虑。
梦魂:梦境中的灵魂。
参差:不整齐,形容难以寻觅。
翻译
辞去官职后无人理解我的心意,我却在太平盛世抱怨地位低微。
世事如梦,全凭杯中酒消解,岁月匆匆,白发渐生。
你的策略曾触怒世人,他们嫌弃你;《易经》或许能忘却忧虑,家中还有师长教诲。
除此之外,还有谁能成为知心朋友?只有在梦中寻找,却难以寻觅到确切的相遇。
鉴赏

此诗描绘了诗人在病中听闻友人子由得到了不必赴商州的消息后的心境。开篇“辞官不出意谁知,敢向清时怨位卑”表达了诗人对现实中的不公和个人的无奈感受,辞去官职之举并未引起外界的关注,而自己则对低微的职位感到不满。

“万事悠悠付杯酒,流年冉冉入霜髭”则是诗人面对生活中的种种无情现实,只得借酒浇愁,感叹时光易逝,自己也逐渐步入老年。

“策曾忤世人嫌汝,《易》可忘忧家有师”中,“策”指的是用马鞭策马,也可以比喻激励自己;“忤世人嫌汝”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的不满与批判;而《易经》则是古代中国的一部重要哲学著作,诗人通过它寻找心灵的慰藉。

最后,“此外知心更谁是,梦魂相觅苦参差”表达了诗人在病中对友情的渴望和孤独感,只有梦中与知己相见,而现实中的寻觅则充满了艰辛和不易。

整首诗通过诗人的内心独白,展现了一位士大夫在仕途挫折、人生低谷时的复杂情感和深沉思考。

作者介绍
苏轼

苏轼
朝代:宋   字:子瞻   号:铁冠道人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猜你喜欢

贫居自述·其二十六

酷邻悭吝酒难赊,安得青蚨挂杖丫。

顾我家常空箸菜,延宾久坐只杯茶。

屠龙漫说金刀利,野马闲栖玉树斜。

勾引白衣来助兴,多于篱外种黄花。

(0)

贫居自述·其十六

乾坤生我性愚顽,百事无能可述删。

发被年华催作雪,功加篑力便为山。

哦诗有酒成诗易,种谷无田辟谷难。

不尽烟花寻乐境,抱琴携酒叩禅关。

(0)

贫居自述·其五

时人都说处贫难,我处贫时适所安。

得斗陈仓心便足,赊壶鲁酒意犹欢。

囊常羞涩无由计,诗思豪吟尽可观。

一事凄凉真受气,朔风吹我布袍单。

(0)

杂咏遣怀六首·其五

乾坤万事慎持说,莫笑公孙邓析非。

纵有□盐与西子,未知谁解别妍媸。

(0)

游昭觉寺归途偶成三首·其二

偶过山寺访支公,千树松涛落午舂。

露草未凋沿涧碧,霜枫新染隔林红。

香烟袅袅来翔鹤,钵水清清隐伏龙。

诗兴有馀尊酒尽,强挥归袂入城中。

(0)

延景花

百卉萧条正恼人,却延风景弄精神。

灵根应用胭脂染,娇态偏成雨露新。

造化不雕元自巧,盎盆虽小有馀春。

从教芍药能红白,领得春风已后尘。

(0)
诗词分类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诗人
李赞华 陈省华 曹粹中 陈瑄 许尧佐 林披 徐琦 查文徽 毛泽东 鲁迅 杜秋娘 周恩来 钱钟书 老舍 顾随 沈祖棻 北朝民歌 唐玄宗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