辞官不出意谁知,敢向清时怨位卑。
万事悠悠付杯酒,流年冉冉入霜髭。
策曾忤世人嫌汝,《易》可忘忧家有师。
此外知心更谁是,梦魂相觅苦参差。
辞官不出意谁知,敢向清时怨位卑。
万事悠悠付杯酒,流年冉冉入霜髭。
策曾忤世人嫌汝,《易》可忘忧家有师。
此外知心更谁是,梦魂相觅苦参差。
此诗描绘了诗人在病中听闻友人子由得到了不必赴商州的消息后的心境。开篇“辞官不出意谁知,敢向清时怨位卑”表达了诗人对现实中的不公和个人的无奈感受,辞去官职之举并未引起外界的关注,而自己则对低微的职位感到不满。
“万事悠悠付杯酒,流年冉冉入霜髭”则是诗人面对生活中的种种无情现实,只得借酒浇愁,感叹时光易逝,自己也逐渐步入老年。
“策曾忤世人嫌汝,《易》可忘忧家有师”中,“策”指的是用马鞭策马,也可以比喻激励自己;“忤世人嫌汝”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的不满与批判;而《易经》则是古代中国的一部重要哲学著作,诗人通过它寻找心灵的慰藉。
最后,“此外知心更谁是,梦魂相觅苦参差”表达了诗人在病中对友情的渴望和孤独感,只有梦中与知己相见,而现实中的寻觅则充满了艰辛和不易。
整首诗通过诗人的内心独白,展现了一位士大夫在仕途挫折、人生低谷时的复杂情感和深沉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