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堂芜没后,来往问樵翁。
断石荒林外,孤坟晚照中。
数溪分大野,九子立寒空。
烟壁曾行处,青云路不通。
草堂芜没后,来往问樵翁。
断石荒林外,孤坟晚照中。
数溪分大野,九子立寒空。
烟壁曾行处,青云路不通。
此诗描绘了一种荒凉与孤寂的景象。开篇便以“草堂芜没后”设定了一个时间点,指的是某个时代过去之后,草堂已经废弃不再有人光顾。这时的来往之人,只是偶尔问候那位隐居山林、靠砍柴为生的樵夫。
接着,“断石荒林外,孤坟晚照中”进一步渲染出一种寂静与凄凉的情景。诗人描述了一块被遗忘的石头和一座无人的坟墓,它们都位于荒废的树林之外,在夕阳的余晖下显得格外孤独。
“数溪分大野,九子立寒空”则展现了自然景观的壮丽与辽阔。这里有多条小溪流,它们将广阔的大地切割成一片片,形成了一幅生动的山水画卷。而在这辽阔的天空下,有九只仙鹤立于其间,似乎在诉说着什么。
最后,“烟壁曾行处,青云路不通”表达了诗人对往昔岁月的怀念和现在道路阻隔的无奈。这里的“烟壁”指的是古时房屋的墙壁,而“曾行处”则是指过去常走过的地方。而如今,这条通向青云之路已经不再畅通,仿佛在说这段往事已被时间的尘埃所掩盖。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和情感的深切抒发,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以及对过往时光的怀念之情。
名园迥尘域,参差开石林。
丹梯袭晓光,碧嶂含夕阴。
昔自郁林来,置此閒幽襟。
缅彼巨灵迹,宛在梧江浔。
夫子肯堂构,诛茅面云岑。
栖岩意已远,陟岵思逾深。
抠衣缘磴道,拭目见嵚崟。
兹言怀仰止,谁谓惬登临。
觱沸趵突泉,发源自王屋。
洑流溢为荥,迤逦陶丘北。
黄山渴马厓,入地乃更伏。
潜行五十里,突尔出平陆。
曾不舍昼夜,东汇成川澳。
乍似沧浪水,浴出三白鹄。
更疑清泠渊,白龙服鱼服。
蒲荷相蔽亏,凫藻舞濡渌。
踟蹰不忍去,奈此白日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