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雨孤帆,又过钱塘江口。
舟人道、官侬缘底,驱驰奔走。
富贵何须囊底智,功名无若杯中酒。
掩篷窗、何处雨声来,高眠后。官有语,侬听取。
官此意,侬知否。叹果哉忘世,于吾何有。
百万苍生正辛苦,到头苏息悬吾手。
而今归去又重来,沙头柳。
烟雨孤帆,又过钱塘江口。
舟人道、官侬缘底,驱驰奔走。
富贵何须囊底智,功名无若杯中酒。
掩篷窗、何处雨声来,高眠后。官有语,侬听取。
官此意,侬知否。叹果哉忘世,于吾何有。
百万苍生正辛苦,到头苏息悬吾手。
而今归去又重来,沙头柳。
这首元代李孝光的《满江红》描绘了一幅烟雨中孤帆独行的钱塘江口景象。诗人以舟人的口吻,表达了对官场奔波劳碌的厌倦,暗示了对富贵功名的淡泊态度。他感慨人生如梦,富贵无需过多智谋,功名不如杯中酒来的实在。雨声在篷窗外响起,诗人选择在雨后高眠,暂时抛开尘世烦恼。
接下来,词人转向官场的言语,看似倾听,实则质疑官场的现实意义,感叹如果忘却世事纷扰,这些与己无关。他忧虑百万百姓的疾苦,深感自己肩负着让他们得到解脱的重任。最后,诗人表达出一种无奈与矛盾,虽然离开官场却又再次回归,只能在沙头柳色中寻找一丝慰藉。
整首词情感深沉,既有对官场生活的反思,又有对民生疾苦的关注,体现了元代文人士大夫的忧国忧民情怀。
惟龙湫兮其源莫穷,利万物兮精神可通。
岁大旱兮我民之恫,酌彼泉兮神听孔聪。
击鼓坎坎兮于神之宫,薄采溪毛兮馈进两公。
神欣欣兮鉴我民衷,神之来兮雨其蒙。
念我稼穑兮涤去烛烛。
瓶罂甚小兮膏泽其丰。
骄阳摧威兮奔走丰霳,民之讴歌兮千古英风。
旱既太甚神是籲兮,一勺之水为甘霔兮。
伊神正直歆诚愫兮,三日为霖弥旬注兮。
我稼既兴舟在步兮,微我两公余曷愬兮。
击鼓其镗山之下兮,桂酒椒浆饯神去兮。
功成惠孚去不顾兮,携幼扶鲐民塞路兮。
卒相有年多黍稌兮,泽惠无忘永终古兮。
古梅瘦竹助萧疏,剪薙蒿蓬亦甚都。
报政未容须五月,却寻疏影向西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