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问菊》
《问菊》全文
清 / 曹雪芹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欲讯秋情众莫知,喃喃负手叩东篱。

孤标傲世偕谁隐,一样花开为底迟?

圃露庭霜何寂寞,鸿归蛩病可相思?

休言举世无谈者,解语何妨话片时。

(0)
注释
秋情:即中间两联所问到的那种思想情怀。
因“众莫知”而唯有菊可认作知己,故问之。
喃喃:不停地低声说话。
负手:把两手交放在背后,是有所思的样子。
叩:询问。
东篱:指代菊。
孤标:孤高的品格。
标,标格。
偕:同……一起。
为底:为什么这样。
底,何。
蛩:蟋蟀。
可:是不是。
雁、虱、菊都是拟人写法。
解语:能说话。
在这里的意思是如果花能说话的话。
语出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中唐玄宗把贵妃比作“解语花”事。
翻译
我想要问讯秋天的信息,众人皆不知,我背着手,口中念念有词地叩问东篱下栽种的菊花。
孤标傲世的人应该找谁一起归隐?为什么同样是开花,你却比春花更迟?
空荡荡的庭院,落满霜露,那是何等的寂寞?大雁南归、蟋蟀停止了鸣叫,可曾引起你的相思?
不要说世界上没有人能与你接谈,你哪怕能与我说上片言只语,我们也能相互理解对方的心思。
鉴赏

这首诗名为《问菊》,是清代作家曹雪芹所作。诗人以拟人手法,向菊花提问,表达了对秋意的探询以及对孤独高洁品格的赞美。首句“欲讯秋情众莫知”,诗人试图了解秋天的深意,但无人能共享这份感悟。接着,“喃喃负手叩东篱”,通过形象的动作,描绘出诗人独自沉思、轻声询问的情景。

“孤标傲世偕谁隐,一样花开为底迟?”这两句进一步追问菊花为何选择在秋季盛开,是否因为它的孤高与世隔绝,与其他花朵的开放时间不同。诗人借此表达对特立独行者的认同和欣赏。

“圃露庭霜何寂寞,鸿归蛩病可相思?”诗人感慨园中菊花在寒露和霜降中的孤独,同时想象着鸿雁南归和蛩鸣的凄凉,以此寄托对远方和故人的思念。

最后两句,“休言举世无谈者,解语何妨片语时。”诗人劝慰菊花不必忧虑世间无人理解,即使只有片刻的理解,也能带来心灵的慰藉。整首诗情感深沉,寓言性强,体现了曹雪芹对菊花精神的深刻理解和赞美。

作者介绍
曹雪芹

曹雪芹
朝代:清   字:梦阮   号:雪芹   生辰:约1715年5月28日—约1763年2月12日

曹雪芹(约1715年5月28日—约1763年2月12日),名沾,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中国古典名著《红楼梦》作者,关外祖籍辽宁铁岭,生于南京,约十三岁时迁回北京。曹雪芹出身清代内务府正白旗包衣世家,他是江宁织造曹寅之孙,曹顒之子(一说曹頫之子)。曹雪芹早年在南京江宁织造府亲历了一段锦衣纨绔、富贵风流的生活。至雍正六年(1728),曹家因亏空获罪被抄家,曹雪芹随家人迁回北京老宅。
猜你喜欢

雨夜感怀二首·其一

卧闻窗间雨,潇飒夜将深。

转对壁上灯,依微照孤衾。

抚兹凄绝候,况感迟暮心。

早起视明镜,白发应满簪。

(0)

题朱德甫店壁

日出孤城万灶烟,绿芦青柳暗晴川。

举杯谁共论文酒,塞港惟多运米船。

为客未归春又夏,忆家无梦夜如年。

浪游莫待貂裘弊,及此归耕负郭田。

(0)

寄题李宁之朱铜岩坟亭

桐山蟉蚴摩空青,桐仙长眠呼不醒。

龙归洞口云漠漠,鹤飞华表秋冥冥。

玉乳流膏落轻滴,蜗涎凝石留馀腥。

同游选胜一乐事,凌虚飞屩凭高亭。

(0)

江行春暮

江岸蔷薇也自红,可怜夜雨落花丛。

不如燕子知人意,个个飞来近短篷。

(0)

九龙山怀友

风雨两乡难缩地,小窗时读去年诗。

九龙何处云深浅,一雁不来人别离。

老树引藤秋结子,黄猿窥果昼呼儿。

遥知句就无人解,月落山灵堕泪时。

(0)

题余生山居

野水流花涧,春云拂草亭。

地连桐柏观,人识少微星。

养鹤还知相,煎茶亦著经。

卜邻应未晚,休勒北山铭。

(0)
诗词分类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诗人
文偃 祖咏 唐珙 黄公绍 晁公武 焦竑 符曾 戴冠 冯道 蒋防 曹禾 陶翰 冯梦龙 查升 孙奇逢 陆羽 陆希声 刘邦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