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咏史》
《咏史》全文
唐 / 罗隐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蠹简遗编试一寻,寂寥前事似如今。

徐陵笔砚珊瑚架,赵胜宾朋玳瑁簪。

未必片言资国计,只应邪说动人心。

九原郝泚何由起,虚误西蕃八尺金。

(0)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著名文学家罗隐的《咏史》。诗中通过对历史事件和人物的回忆,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深刻理解和个人情感的抒发。

"蠹简遗编试一寻" 表示诗人在翻阅残缺的古籍,追寻往昔的踪迹。"寂寥前事似如今" 则表达了历史重演,过去发生的事情仿佛就像现在一样,体现了一种历史感和哲理思考。

"徐陵笔砚珊瑚架,赵胜宾朋玳瑁簪" 中的徐陵指的是南朝宋文学家徐陵,他的笔砚被誉为珍贵;赵胜宾朋则是西晋时期的人物,其玳瑁簪也象征着极高的艺术成就。这两句通过对古代文人雅士生活细节的描绘,展示了他们的文化修养和艺术追求。

"未必片言资国计,只应邪说动人心" 表示诗人认为,并非所有的言论都能为国家的治理提供帮助,但是一些偏激不正之词却往往能够影响人心。这两句流露出诗人对于历史上的政治斗争和语言力量的深刻认识。

最后两句 "九原郝泚何由起,虚误西蕃八尺金" 描述了历史上某个事件中的人物郝泚因何而起,以及由于错误判断导致西蕃(古代对西域诸国的通称)错失了价值如同八尺金的重大利益。这里反映出了历史决策的复杂性和后果的严峻性。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历史细节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历史规律、个人命运以及政治选择的深刻思考,是一篇融合了史实与个人情感的佳作。

作者介绍
罗隐

罗隐
朝代:唐   字:昭谏   籍贯:新城(今浙江富阳市新登镇)   生辰:833-909

罗隐(833年-909年),字昭谏,新城(今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新登镇)人,唐末五代时期诗人、文学家、思想家。大中十三年(公元859年)底至京师,应进士试,历七年不第。咸通八年(公元867年)乃自编其文为《谗书》,益为统治阶级所憎恶,所以罗衮赠诗说:“谗书虽胜一名休”。后来又断断续续考了几年,总共考了十多次,自称“十二三年就试期”,最终还是铩羽而归,史称“十上不第”。
猜你喜欢

赠万讱归清江定侯帅阃

寂寞林居似耦耕,感君相顾足高情。

茆堂昨夜听寒雨,竹火松烟坐到明。

(0)

奉次杨主簿军中感怀四首寄康山长宗武·其一

东望瑶峰紫翠交,群公坐镇足吟嘲。

按行轻骑如飞鸟,日过云山第几坳。

(0)

赠刻工戴古心四绝·其二

汉武秦皇苦好奇,峄山梁甫颂穹碑。

清时海宇无巡幸,应刻功臣上鼎彝。

(0)

往时杨清溪为乡先达菊存陈公作种菊图工妙逼真去之六十馀年其五世孙继先乃得之于其仲父有实家盖其家故物也出以示余因题其后以致景仰之意.杨柳曲七首·其三十一

种柳城南河水津,两岸几株高过人。

千回树下频来往,弄叶吹花恼杀人。

(0)

题山水小景画

林下高人不可期,支筇野服澹相宜。

偶然坐石忘归去,正是前山云起时。

(0)

题孙碧霄画四时小景为王存睿赋

高楼乘晓望春归,日照桃花锦作围。

最爱野桥杨柳外,绿波晴影漾人衣。

(0)
诗词分类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诗人
毛奇龄 汪广洋 孟浩然 陶益 赵佶 王昌龄 张栻 郑刚中 陈谟 戴良 张羽 王建 蔡襄 唐顺之 刘鹗 陈傅良 杜荀鹤 李光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