蠹简遗编试一寻,寂寥前事似如今。
徐陵笔砚珊瑚架,赵胜宾朋玳瑁簪。
未必片言资国计,只应邪说动人心。
九原郝泚何由起,虚误西蕃八尺金。
蠹简遗编试一寻,寂寥前事似如今。
徐陵笔砚珊瑚架,赵胜宾朋玳瑁簪。
未必片言资国计,只应邪说动人心。
九原郝泚何由起,虚误西蕃八尺金。
这首诗是唐代著名文学家罗隐的《咏史》。诗中通过对历史事件和人物的回忆,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深刻理解和个人情感的抒发。
"蠹简遗编试一寻" 表示诗人在翻阅残缺的古籍,追寻往昔的踪迹。"寂寥前事似如今" 则表达了历史重演,过去发生的事情仿佛就像现在一样,体现了一种历史感和哲理思考。
"徐陵笔砚珊瑚架,赵胜宾朋玳瑁簪" 中的徐陵指的是南朝宋文学家徐陵,他的笔砚被誉为珍贵;赵胜宾朋则是西晋时期的人物,其玳瑁簪也象征着极高的艺术成就。这两句通过对古代文人雅士生活细节的描绘,展示了他们的文化修养和艺术追求。
"未必片言资国计,只应邪说动人心" 表示诗人认为,并非所有的言论都能为国家的治理提供帮助,但是一些偏激不正之词却往往能够影响人心。这两句流露出诗人对于历史上的政治斗争和语言力量的深刻认识。
最后两句 "九原郝泚何由起,虚误西蕃八尺金" 描述了历史上某个事件中的人物郝泚因何而起,以及由于错误判断导致西蕃(古代对西域诸国的通称)错失了价值如同八尺金的重大利益。这里反映出了历史决策的复杂性和后果的严峻性。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历史细节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历史规律、个人命运以及政治选择的深刻思考,是一篇融合了史实与个人情感的佳作。
种柳城南河水津,两岸几株高过人。
千回树下频来往,弄叶吹花恼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