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从生处乐,鸟过故乡悲。
英雄汉天子,一歌双泪垂。
人从生处乐,鸟过故乡悲。
英雄汉天子,一歌双泪垂。
这首诗《歌风台》由明代诗人王佐(汝学)所作,通过对比人与鸟、英雄与天子的情感,表达了深刻的人生哲理和历史感慨。
首句“人从生处乐”,开篇即以人之生来之乐为起点,强调了生命之初的喜悦与满足。然而,紧接着的“鸟过故乡悲”则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鸟儿飞过故乡时的悲伤,暗示了即使在熟悉的环境中,也可能伴随着离愁别绪和对过往的怀念。这种对比不仅展现了生命的复杂情感,也隐含了对人生无常的思考。
“英雄汉天子,一歌双泪垂。”这一句将视角转向历史人物,将英雄与天子置于同一语境中,通过“一歌双泪垂”的形象描绘,展现了他们内心深处的复杂情感。英雄与天子,通常被视为权力与荣耀的象征,但在这一刻,他们的歌声中却夹杂着泪水,这不仅仅是对过去辉煌岁月的怀念,更可能包含了对权力的无奈、对命运的感慨以及对人性弱点的反思。这一句深刻揭示了权力背后的人性光辉与阴暗面,以及历史人物内心的矛盾与挣扎。
整体而言,《歌风台》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深邃的历史洞察,展现了生命与历史的复杂性,引发了读者对于人生、权力、情感以及历史的多重思考。
出门怅何适,满目尽芳草。
不见故人来,惟见春花老。
春花几度藏月多,别时容颜今如何。
忆昔香车驾初枉,握手中庭秋月朗。
幽蛩啼歇寒霜飞,野风四起群木响。
我心此时悲蹉跎,君未知之呼我歌。
我歌一曲君戚戚,徘徊为之三叹息。
自从君归长别离,春秋燕雁更代飞。
几折垂杨无所赠,倚遍碧桃总相思。
相思出向清溪头,溪上飞花逐水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