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道春归归尚早。几度听莺,人倚莺声老。
故国山河青未了。夕阳冉冉生芳草。
算是今年春事好。春落天涯,游子何曾到。
至竟东风难破笑。蘼芜山下行人少。
只道春归归尚早。几度听莺,人倚莺声老。
故国山河青未了。夕阳冉冉生芳草。
算是今年春事好。春落天涯,游子何曾到。
至竟东风难破笑。蘼芜山下行人少。
这首《蝶恋花二首(其二)》由清代末年到近现代初的诗人陈训正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春日景象与游子思乡之情交织的画面。
首句“只道春归归尚早”,以一种轻松的口吻开始,似乎在说春天的到来比预期要早一些,流露出对季节变化的惊喜和期待。接着,“几度听莺,人倚莺声老”一句,将听莺鸟鸣与人的岁月流逝巧妙结合,莺声的更迭仿佛映照出时间的流转,人因倾听而感受到岁月的无情。
“故国山河青未了”一句,表达了对故乡山川河流的深深眷恋,即使在异乡也能感受到那份未曾消逝的深情。“夕阳冉冉生芳草”则描绘了一幅夕阳西下,绿草如茵的美丽画面,夕阳的余晖给大地披上了一层金色的纱幔,增添了几分温馨与宁静。
“算是今年春事好”一句,是对当前春景的肯定与赞美,同时也蕴含着对时光易逝的感慨。“春落天涯,游子何曾到”则直接点明了主题——游子的思乡之情。远离家乡的游子,虽然身处美好的春景之中,却未能回到心之所向的故乡,表达了游子内心的孤独与思念。
最后,“至竟东风难破笑。蘼芜山下行人少”两句,以东风难以破笑,象征着即便春风再温柔,也无法驱散游子心中的愁绪。蘼芜山下的行人稀少,更是强化了游子在异乡的孤独感。整首词通过自然景观的描绘与情感的抒发,深刻地展现了游子对故乡的深切思念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人树俱不堪,岁月驹隙过。
老怀泪如洗,欲唱谁当和。
洛阳今少年,弊事劳力破。
精神经百鍊,锋锐坚不挫。
陶名滋惟旧,攲席快一坐。
气焰九霄虹,磊落万玉货。
平生床上下,楼辄让子卧。
诸公吮疽尔,不去良可唾。
洞庭清风熟,肄业情勿惰。
有诗寄来者,工拙吾能课。
双銮北狩淹归毂,寂寞梁园春草绿。
犹传故老守孤城,官军不到黄河曲。
连云楼橹已灰烬,更倚窗扉防箭镞。
招兵太半出群盗,绣䘿蒙衣屡翻覆。
前宗后社力诛锄,白刃如霜挂人肉。
州桥灯火夜无光,夹道狐狸昼相逐。
往时汴泗绝行舟,市粜十千尘满斛。
衣冠避胡多在南,胡马却食江南粟。
谋臣武士力俱困,海角飘摇转黄屋。
盘庚五迁方择利,昆阳一战何当卜。
宁闻犬豕乱中华,汉祚承天终必复。
夕烽明处望千门,孤臣祇欲吞声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