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至启至学惭半古才不逮人虽酷好风骚而不成文字一联一咏或偶得于斐然于再于三距可投于作者然而业已思虑忍所弃捐幸冀矜其不能且念伸于知己而又以吾家何所有冠兹五章非敢望于一观庶更资于一噱渎则不告其能逭乎·其一》
《至启至学惭半古才不逮人虽酷好风骚而不成文字一联一咏或偶得于斐然于再于三距可投于作者然而业已思虑忍所弃捐幸冀矜其不能且念伸于知己而又以吾家何所有冠兹五章非敢望于一观庶更资于一噱渎则不告其能逭乎·其一》全文
宋 / 李至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吾家何所有,景物自怜清。

架上书千卷,庭中竹数茎。

纸窗明雪势,茶鼎杂松声。

多谢南宫长,裁诗慰野情。

(0)
注释
吾家:我家。
何所有:有什么。
景物:风景。
自怜:自是。
清:清幽。
架上:书架上。
书千卷:千卷书。
庭中:庭院里。
竹数茎:几株竹子。
纸窗:纸糊的窗户。
明:映照。
雪势:白雪的气势。
茶鼎:煮茶的鼎。
杂松声:传来松枝的声响。
多谢:深深感谢。
南宫长:南宫大人。
裁诗:写诗。
慰野情:安慰我这颗向往自然的心。
翻译
我家有什么?风景自是清幽。
书架上堆满了千卷书,庭院里只有几株竹子。
纸糊的窗户映照出白雪的气势,煮茶的鼎中传来松枝的声响。
深深感谢南宫大人,您的诗作安慰了我这颗向往自然的心。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享受自然之美的生活情趣。诗人通过简洁明快的语言,勾勒出一个书香门第、清净雅致的家园形象。“吾家何所有”开篇即显得淡泊名利,“景物自怜清”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和感悟。接着,“架上书千卷,庭中竹数茎”具体描绘了诗人的居所,满架的书籍和几竿的竹子,都透露出诗人热爱读书和向往清静的生活态度。

“纸窗明雪势,茶鼎杂松声”一句,更是将室内外的景象糅合在一起,既有纸窗外飘落的雪花,也有茶炉上泛起的水汽声,以及远处传来的松间风声。这一切都营造出一种静谧而诗意的氛围。

“多谢南宫长,裁诗慰野情”则是诗人对友人的感激之情,表明诗人通过写诗来抒发自己的情感,并且得到了朋友的理解和安慰。这里的“南宫长”可能指的是一位诗人朋友,而“裁诗”则强调了诗歌对于抚慰心灵、沟通感情的作用。

整首诗通过对家庭环境和个人情感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平和与满足,以及他对自然美和精神寄托的深厚情感。

作者介绍

李至
朝代:宋

猜你喜欢

恼张子充

他州异县复芳时,彊起寻梅把一枝。

浊酒纵能于道近,苍髯终不与春宜。

逢人欲作娵隅语,去国长为偻句欺。

斟酒旅情谁会得,径须京兆出蛾眉。

(0)

次韵董禹川饷墨

徂徕老松蔽百牛,输膏败乳来中州。

何人夜半捣寒碧,用心独与神明俦。

范成秋天翔紫凤,裁作古虚悬苍球。

匹夫被褐知者少,江都老相千金收。

养之怀袖作叹息,平生长物胡为留。

分张好事亦及我,摩挲未语心先谋。

明光起草正须子,一挥坐遣千人休。

嗟予老矣安用此,谁能细字书蝇头。

(0)

石舟叹

匆匆负锸鹅鹜喧,闪闪蹴车雷电翻。

一城骚动急星火,官渠底用农时穿。

海神有意驱巨石,风伯不肯停阴云。

坐令榷水甚于酒,盗者以乏军兴论。

峨峨之山载大艑,所过郡邑千官奔。

绣衣持斧坐堤上,百渎倒尽生龟文。

民间四月种不入,敢惜数斗春泥浑。

君王神圣古无有,谈笑坐可回乾坤。

何妨謦欬九天上,叱散黄帽还嵌根。

嗟哉食肉胡不告,勿谓石也安能言。

(0)

题通惠亭

吾山皆中腴,初不断地脉。

淄渑尝同味,十里何所隔。

幽居愁远汲,怅望悬瀑白。

天公真解事,分我肤寸泽。

无烦箨龙引,中有玉池色。

煮茗聊饷君,未须嫌水厄。

(0)

颂古四十首·其十六

野鸭群飞势莫留,瞥然一过已高秋。

和声搊著平生痛,短绠毋劳系鼻头。

(0)

秋日杂咏十首·其十

可笑馀生习气缠,时时吟咏偶盈编。

心闲身老趋平淡,不是新来效乐天。

(0)
诗词分类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诗人
干宝 李昪 荀勖 项羽 吴彩鸾 黄宗会 陈函辉 何胤 薛曜 李致远 留正 刘旦 龙仁夫 钱福 冯应榴 玄觉 刘知几 江标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