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田家杂咏十二首·其八》
《田家杂咏十二首·其八》全文
清 / 王季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西风摧柳忽惊秋,匾豆开花满架球。

白露停车成老例,黄粱经斛喜浮收。

池塘鱼为均分股,兄弟牛仍合一头。

树艺家声无敢堕,镃基不待旧时修。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秋季田间劳作的场景,充满了浓厚的生活气息和农耕文化的韵味。首句“西风摧柳忽惊秋”以自然界的景象变化,巧妙地引出季节更替的主题,西风吹拂柳叶,不经意间让人意识到秋天的到来。接着,“匾豆开花满架球”一句,通过描述豆荚的繁盛,展现了农田丰收的景象,同时也暗示了农民辛勤劳动的成果。

“白露停车成老例,黄粱经斛喜浮收”两句,进一步描绘了秋季农事活动的忙碌与喜悦。白露时节,农民们停止了繁忙的劳作,享受着收获的喜悦;而黄粱经过计量后,丰收的粮食在斛中浮起,象征着丰饶的年景。这两句不仅体现了农事的规律性,也表达了人们对丰收的期待和满足感。

“池塘鱼为均分股,兄弟牛仍合一头”则将视角转向了更为具体的农业生产细节。池塘里的鱼被均匀分配,兄弟共享一头牛,这些细节生动地展现了农村社会中的互助与和谐,以及对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

最后,“树艺家声无敢堕,镃基不待旧时修”两句,表达了对农耕传统的尊重和传承。无论是种植树木还是维护农田基础建设,农民们都恪守传统,不敢懈怠,这种对农业根基的坚守,体现了他们对土地的深厚情感和对后代的责任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清代农村生活的风貌,既赞美了农民的辛勤劳动,又强调了农耕文化的重要性,是一首富有生活气息和文化深度的作品。

作者介绍

王季珠
朝代:清

字馨吾,诸生。顾山人,居镇东,额曰旷庐,莳花种竹,吟啸其中。诗规陆放翁,书法赵松雪。著有旷庐草诗集。
猜你喜欢

有马杂诗·其七

雷奋雨百倍,云驰峰四移。

山灵好才气,献此一段奇。

(0)

杂事·其一

城西朋好谁相忆,定是丁陈与沈黄。

海上昨逢润州守,一时回望奉先坊。

(0)

季清送予登舟赋寄

百感临觞那得醺,渡江帆影惜中分。

黄州鼓角多情月,鄂渚人家不定云。

牧马关山方岌岌,宾鸿霜霰已纷纷。

往来二老平生意,世路干戈更别君。

(0)

日来意兴都尽,今日涉想所至,率然书之·其二

大地山河忽见前,古平今说是浑圆。

周流不过三阅月,历史都来一万年。

逼侧难逃人满患,炎凉只为岁差偏。

从来有尽皆弹指,不向殑伽叹逝川。

(0)

爱苍倡脩宛在堂诗龛见寄二律赋和·其一

菱蕹弥望损湖光,谁更荒龛讯办香?

失喜诗人今岳牧,得閒乡梦在沧浪。

晋安风雅吾能说,天宝呻吟事可常。

两纪萧条携手处,百花洲上旧祠堂。

(0)

俶玉赠石绝肖竹根走笔谢之

箨龙蛰化几千年,霜节冰心鍊许坚。

自判生涯沟断伍,谁教末供砚山边。

钓诗将石君真剧,咒笋充粮我欲禅。

恰为铁君添一契,入林残腊约梅仙。

(0)
诗词分类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诗人
何澹 福康安 岑文本 管道升 义净 宋齐丘 刘将孙 廖融 尤棐 李林甫 陈澧 鲍桂星 灵澈 孙觉 潘之恒 李光地 崔遵度 丰稷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