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诚国器,豁落不庸庸。
兼济文武资,南北倚折冲。
爱弟若一身,怜才见春风。
五十佐元枢,犹在塞与通。
高卧黄山表,健笔吐如虹。
珠玑走荒裔,金石耀幽宫。
如发汲郡藏,孰当檀左锋。
自余友太原,涊然畏雕虫。
济南贵叶玉,物论时不同。
所以千秋叶,唾手归宗工。
司马诚国器,豁落不庸庸。
兼济文武资,南北倚折冲。
爱弟若一身,怜才见春风。
五十佐元枢,犹在塞与通。
高卧黄山表,健笔吐如虹。
珠玑走荒裔,金石耀幽宫。
如发汲郡藏,孰当檀左锋。
自余友太原,涊然畏雕虫。
济南贵叶玉,物论时不同。
所以千秋叶,唾手归宗工。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王世贞对汪司马道昆的赞颂。诗中描绘了汪司马道昆的卓越才能和高尚品德。他被视为国家的瑰宝,胸怀豁达,不拘小节,具备文武双全的资质,能够应对南北战事。他对弟弟如同对待自己,对人才充满爱护之情。
汪司马在五十岁时辅佐朝廷,活跃于边疆与中枢之间,展现了超凡的智慧和能力。他隐居黄山,但其才华犹如奔腾的虹霓,照亮了远方。他的思想和作品传播至边远之地,影响深远;他的名声如同金石般闪耀在幽深的宫殿之中。他收集整理的文献资料如同汲郡的宝藏,无人能及。
诗中还提到,有人畏惧他的文学才华,而济南的贵人叶玉则因其独特见解而受到时人的不同评价。然而,汪司马的贡献如同千年之树,最终被尊崇为宗师级别的存在。整首诗通过对比和比喻,生动地展现了汪司马道昆的非凡成就和深远影响。
欲认青帝索酒尝,俄惊丹旐送君丧。
吕庄编户伤心切,愁对清风想杜康。
漫说朱弦太古清,政无矇瞽在周庭。
高山流水本无事,安用区区里耳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