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天福地萃名山,我喜登临昔所悭。
五殿香严如在帝,九山青锁若为关。
岩前鸣凤当年事,野外骧龙反掌间。
自顾武夷香火吏,真祠梦想不容攀。
洞天福地萃名山,我喜登临昔所悭。
五殿香严如在帝,九山青锁若为关。
岩前鸣凤当年事,野外骧龙反掌间。
自顾武夷香火吏,真祠梦想不容攀。
此诗描绘了一处仙境般的山水之美,开篇即点明“洞天福地”、“萃名山”,展现了诗人对于这片仙境的喜爱与向往。"我喜登临昔所悭"表达了诗人对此景致的怀念和渴望。
接下来的"五殿香严如在帝,九山青锁若为关"则是对仙境中建筑与自然景观的描绘,通过“香严”、“青锁”等意象,营造出一幅幽深而神秘的画面。诗人将自然景物的人格化处理,使之显得庄重而又神圣。
"岩前鸣凤当年事,野外骧龙反掌间"则是对过去美好记忆的回顾与表达。“鸣凤”、“骧龙”都是古代象征吉祥、强大的动物,此处用以增添仙境的奇异色彩。诗人通过这些意象,表达了自己对于自然界中神秘现象的向往。
最后,“自顾武夷香火吏,真祠梦想不容攀”则是对个人内心世界与外在世界的一种比较和反思。“武夷香火吏”可能暗示了某种宗教或道德的实践,而“真祠梦想不容攀”则表明诗人对于纯粹精神追求的渴望,以及这种追求与现实世界之间的距离感。
整体而言,此诗通过对仙境的描绘和个人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美、精神追求以及个人理想与现实差距的深刻感悟。
晓出兰溪门,逍遥望名山。
望之已可爱,而况游其间。
窈窕藏境胜,夷旷令心閒。
白云昼冥冥,溪流日珊珊。
不见牧羊子,化石只依然。
心迹俱寂寞,怅望未能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