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夜不可寐,霜风悽北窗。
一室何所有,书帙对寒釭。
当今苦乏才,九鼎从敌扛。
翠华尘屡蒙,南北分大江。
有酒强排遣,饮湿难空缸。
孙膑不再生,畴能死穷庞。
肉食无远谋,狐裘正茸尨。
我欲叩阊阖,钟以寸筳撞。
理乱非吾事,忧心如是降。
宴坐鸣天鼓,和声听逢逢。
永夜不可寐,霜风悽北窗。
一室何所有,书帙对寒釭。
当今苦乏才,九鼎从敌扛。
翠华尘屡蒙,南北分大江。
有酒强排遣,饮湿难空缸。
孙膑不再生,畴能死穷庞。
肉食无远谋,狐裘正茸尨。
我欲叩阊阖,钟以寸筳撞。
理乱非吾事,忧心如是降。
宴坐鸣天鼓,和声听逢逢。
这首宋诗《夜坐》是郭印所作,描绘了诗人深夜难以入眠的情景。首句“永夜不可寐,霜风悽北窗”渲染出长夜漫漫、寒风吹拂的凄清氛围,北窗透进的冷意更添孤寂。接着,“一室何所有,书帙对寒釭”写室内只有书籍陪伴着孤灯,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落寞。
诗人感慨时局动荡,“当今苦乏才,九鼎从敌扛”,暗示朝廷人才匮乏,国家面临危机。他进一步指出,朝廷的威严“翠华尘屡蒙,南北分大江”,意味着战乱频仍,江山分裂。在这样的困境中,诗人借酒浇愁,却只能“饮湿难空缸”,表达出无奈与悲凉。
诗人以孙膑自比,感叹无人能像他那样在困厄中坚守,同时批评当权者“肉食无远谋,狐裘正茸尨”,讽刺他们缺乏深思熟虑。最后,诗人表达了想要上书朝廷的愿望,但又深知自己无力改变现状,只能“叩阊阖,钟以寸筳撞”,发出微弱的声音,而“理乱非吾事,忧心如是降”,表明他的忧虑和无力感。
整首诗情感深沉,通过描绘个人的孤寂和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展现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和忧国忧民的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