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杂诗五首·其五》
《杂诗五首·其五》全文
金 / 李经   形式: 古风

造物开岩地,岩帐掩剑壁。

苔花张古锦,霜苦老秋碧。

日夕云窦阴,风鼓泉涌石。

马蹄忌硗确,樵道生枳棘。

盘盘出井底,回首怅如失。

长老不耐事,底事挂尘迹。

披云出山椒,白鸟表林隙。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深山岩洞的自然景观与环境氛围,充满了浓厚的自然主义色彩和禅意。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岩石、苔藓、霜雪、泉水、云雾、白鸟等自然元素,营造出一种幽静、清冷而又生机勃勃的意境。

首句“造物开岩地”,开篇即点明了自然的力量,岩石在大自然的雕琢下形成了独特的地貌。接着,“岩帐掩剑壁”一句,运用比喻手法,将岩石比作遮蔽的帐幕,形象地描绘了岩石的形态和质感。

“苔花张古锦,霜苦老秋碧”两句,通过对比和拟人化的手法,生动展现了苔藓的翠绿与霜雪的寒冷,以及秋天的苍凉之美。这里,苔藓被比作古锦,既突出了其色彩的丰富,也暗示了时间的久远。

“日夕云窦阴,风鼓泉涌石”描绘了傍晚时分,云雾缭绕的山洞显得更加阴暗,而风吹动时,仿佛能听到泉水冲击岩石的声音,营造了一种静谧而又充满生机的氛围。

“马蹄忌硗确,樵道生枳棘”则从侧面反映了山中环境的险峻,马蹄难以通行的崎岖山路,以及樵夫们需要穿越的荆棘丛生的小径,体现了自然环境的原始与野性。

“盘盘出井底,回首怅如失”表达了诗人走出深山后对自然美景的留恋与不舍,仿佛回到了井底,失去了与自然的亲密接触。

“长老不耐事,底事挂尘迹”一句,可能是指山中的高僧或隐士,他们或许因为无法忍受世俗的纷扰,选择了隐居山林,留下了尘世的痕迹。

“披云出山椒,白鸟表林隙”最后两句,描绘了高僧或隐士站在山顶,云雾缭绕,白鸟飞翔于林间缝隙的情景,象征着他们超脱尘世、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活状态。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深刻感悟和对超然生活的向往。

作者介绍

李经
朝代:宋

猜你喜欢

晚游温玉斋官邸亭台·其二

醒眼楚台烟月,推襟晋代风流。

中夜烧残绛蜡,孤城唱彻银筹。

(0)

春閒四首·其三

寂寂閒庭静,离离春草生。

朱帘白日永,空复落花情。

(0)

晚秋过城西广通寺用韵

飒飒秋风静法堂,幽吟无与共酣觞。

疏疏宝树垂清影,冉冉天花散异香。

落照催归山郭寺,渔舟看弄水云乡。

迟留合慰偷门意,俗扰从来抱恨长。

(0)

庚戌京邸除夕

的的寒灯照寂寥,悽悽乡国望迢遥。

樽前欲醉肠应断,客里逢春冷未消。

雪暗归鸿书不至,云迷孤鹤思无聊。

衰年合笑燕山客,独对东风慕圣朝。

(0)

次韵唐人刘阮五首·其三仙子送刘阮出洞

名山高峙倚三台,何事郎归何事来。

紫帐倏惊青鸟别,翠岑遥送綵云开。

杨花决绝应难致,溪水悠长可易回。

洞口歌残千古恨,萧条风雨老莓苔。

(0)

春夜对瓶中杏花独酌

红明团雪水晶中,对酌幽轩入暝清。

绛蜡光涵香玉莹,绿觞影动锦波生。

瑶台十二春何在,粉黛三千意独轻。

叵耐芳妍终夜醉,不须歌舞自多情。

(0)
诗词分类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诗人
李舜臣 王安中 曹贞吉 郑文焯 张先 高翥 苏舜钦 谢朓 李端 黄道周 葛立方 康海 林景熙 寇准 厉鹗 陈基 陈文蔚 沈曾植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