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界一真心正住,当体灭诸缘。内外辉辉体现前。
无地亦无天。取相于禅禅复远,禅性月沉渊。
动静俱无镇湛然。神用即真禅。
法界一真心正住,当体灭诸缘。内外辉辉体现前。
无地亦无天。取相于禅禅复远,禅性月沉渊。
动静俱无镇湛然。神用即真禅。
这首元代刘志渊的《武陵春·王小先问禅》是一首禅宗题材的词,以问答形式展现了禅修者的内心体验和对禅理的理解。"法界一真心正住,当体灭诸缘",表达了禅修者追求的是一颗纯净无杂的心,当下就能消除一切外在和内在的牵绊。"内外辉辉体现前,无地亦无天",描绘了禅悟后的空灵境界,超越了世俗的空间束缚。
"取相于禅禅复远,禅性月沉渊",进一步说明禅并非表面的形态或概念,而是深入内心深处,如同月亮沉入深渊般难以言表。"动静俱无镇湛然",强调禅的宁静与不动,不论静止还是活动都保持内心的平静与清澈。最后"神用即真禅",揭示了禅的真谛在于日常生活的自然流露,即在任何活动中都能体现禅的智慧和精神。
整体来看,这首词通过简洁的语言,传达了禅宗的核心理念——心性的纯净、超越和自然流露,体现了禅修者对禅境的深刻理解和实践。
一晌怜娇小。空为情颠倒。到而今、却被众口笑。
便受了万千,不敢人前道。自也难猜料。
想近日命里,定有孛罗缠扰。却怪他、千般无一好。
没事寻烦恼。真忒也性儿拗。
便望断银河,难乞天孙巧。
无昏晓,直恁愁里度日,怎不人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