敝策羸童负束书,清晨渺渺独骑驴。
乍辞天上尚书履,来访人间大士居。
览镜年年非复我,照溪处处得逢渠。
从今莫讶经过数,乞得闲身颇自如。
敝策羸童负束书,清晨渺渺独骑驴。
乍辞天上尚书履,来访人间大士居。
览镜年年非复我,照溪处处得逢渠。
从今莫讶经过数,乞得闲身颇自如。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文人访友的日常情景,充满了文人的雅致与对生活的独特感悟。首句“敝策羸童负束书”,形象地展现了文人出行时的简朴与勤奋,背着书籍的孩童显得有些疲惫,但书卷气却溢于言表。接着,“清晨渺渺独骑驴”一句,通过时间与地点的描绘,营造出一种清幽而孤独的氛围,体现了诗人独自踏上旅程的意境。
“乍辞天上尚书履,来访人间大士居”两句,运用了巧妙的比喻和对比手法,将自己与高官显贵的“天上尚书”相对比,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官场的疏离感。同时,“大士居”一词,既指友人居住的地方,也暗含了对友人品德高尚、精神境界高远的赞美。
“览镜年年非复我,照溪处处得逢渠”则进一步深化了主题,通过镜子与溪水的比喻,暗示随着时间的流逝,诗人自我认知的变化,以及在自然中找到心灵慰藉的过程。这里的“渠”指的是友人,诗人通过与友人的交往,不仅得到了心灵的寄托,也重新认识了自我。
最后,“从今莫讶经过数,乞得闲身颇自如”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期待与决心,希望今后能有更多的机会与友人相聚,享受自由自在的生活。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清新,富有哲理,展现了文人对生活态度的独特理解和追求。
尔时登眺黎阳山,松门萝径穷追攀。
昨梦岩花散幽色,髣髴百里开心颜。
觉来欲往无时閒,思君玩弄双琼环。
天寒日暮愁蹇产,漳水横波龙转眼。
浮云北向徂高旌,海岳惊看在此行。
异日层霄不可望,好将书寄凤凰城。
叠鼓发横塘,浮鹢在中央。
秋荣正靡靡,晓岫复苍苍。
远树蔼墟落,平川趋石梁。
江南采菱调,吴娃浣纱妆。
日华波的皪,霞采天苍凉。
鱼戏縠纹乱,鸟鸣山籁长。
云旗稍摇裔,羽盖亦悠扬。
传卮已侧弁,徙乐更调簧。
上客金闺彦,时飘仙署香。
弭节逗枉渚,税銮遵近疆。
缱绻瑶草约,逍遥采真翔。
临筵奉嘉藻,愿比双明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