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帘分净绿,偏喜称溪居。
煖气行人外,飞尘猎骑馀。
野霞烧带郭,涧水绣当渠。
正有临流兴,泉声病较疏。
半帘分净绿,偏喜称溪居。
煖气行人外,飞尘猎骑馀。
野霞烧带郭,涧水绣当渠。
正有临流兴,泉声病较疏。
这首诗描绘了三月时节溪边的宁静与生机。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景色的美丽与和谐。"半帘分净绿,偏喜称溪居",开篇即以“半帘”、“净绿”勾勒出溪边环境的清幽与雅致,表达了诗人对这种自然栖居的喜爱。“煖气行人外,飞尘猎骑馀”,通过对比暖阳照耀下的行人与远处的尘土飞扬,进一步强调了溪边环境的宁静与远离喧嚣。“野霞烧带郭,涧水绣当渠”,运用比喻手法,将晚霞比作燃烧的火焰环绕城郭,而清澈的涧水则如同精美的绣线穿过溪流,生动地描绘了日落时分的壮丽景象。“正有临流兴,泉声病较疏”,结尾处,诗人借由对临水而立时内心感受的描述,以及对泉水声渐稀的观察,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深深感慨和内心的宁静。整首诗语言流畅,意境深远,充分展现了明代文人对于自然美景的独特感悟和审美情趣。
从别后,千回梦忆,何处琴挑香惹。
记小语怜惜,芳姿俊雅。红潮微醉金蝉亚。
褰绣幔、认得雨娇云姹。便一刻、算作百年声价。
清暇。
长回首、绿屏深曲,轻啼浅笑,顿觉鸳被生寒,总负鲛珠频洒。
白头吟就偏惊讶。更细数盟言、织就回文重写。
那便得眼前、玉人如画。素娥幽冶。忍使梦游抛舍。
梧桐下。寸心斗酒争芳夜。
绯衣阿醋。忽改做、道家装束。
看满额鹅黄,天然雅淡,绝胜猩红鸭绿。
堪与姚家称娣姒,真一样、娇姿绝俗。
有林外黄鹂,飞来一色,繁枝如簇。空谷。
尽堪长日,伴人幽独。
似憔悴恹恹,霍娘病起,瘦比篱边丛菊。
插向云鬟,金钗掩映,不是丹葩秾郁。
想飞霜,一夜秋苞,拆尽珀珠盈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