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熟江村蟹正肥,双螯如戟挺青泥。
若教纸上翻身看,应见团团董卓脐。
稻熟江村蟹正肥,双螯如戟挺青泥。
若教纸上翻身看,应见团团董卓脐。
此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水墨画中螃蟹的形象。诗人以“稻熟江村蟹正肥”开篇,点明了时节与地点,营造出一幅丰收季节江边稻田的宁静画面,螃蟹正值肥美之时,预示着丰富的收获。接着,“双螯如戟挺青泥”一句,形象地刻画了螃蟹的形态,其螯足如同两柄锋利的戟,插入泥土之中,既展现了螃蟹的力量,也暗示了其生存环境的自然状态。
“若教纸上翻身看,应见团团董卓脐”则运用了巧妙的比喻和联想,将螃蟹的腹部比作三国时期著名军阀董卓的肚脐,这一奇特的想象不仅增加了诗句的趣味性,也赋予了螃蟹一种历史的厚重感。通过这一比喻,诗人或许在暗示螃蟹虽小,却蕴含着自然界与历史的深意,引人遐想。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螃蟹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生机与和谐,还通过独特的比喻手法,表达了对自然界微小生命之美的赞美,以及对历史的隐喻思考,体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学功底和独特的艺术视角。
天枢欹贯水转空,神州一撮裨海东。
踏土食火吸海马,不惯高浪连天舂。
君家苕霅美清泚,伯仲自比衡与龙。
奇书已搜洞庭穴,椽笔欲赋冯夷宫。
崇明小屿昔放棹,叱吒蛟蜃鞭鸿蒙。
一朝渡岭到瓯粤,九夏吟苦来商风。
蓬莱金阙在何所,嗟君岂复长固穷。
天阊凌竞不可羾,掉头径去登鸡笼。
厦门鹿耳屹双堑,六十四岛澎湖中。
帆开照空神火碧,夜半烧海扶桑红。
此行壮哉足记览,莫放险语惊龙公。
迟君归装更千帙,满缀明月光瞳胧。
舟过黑水沟,舵工颜如墨。
畏惊骊龙睡,樯橹快掀击。
回瞻黑奔浑,弱胆尚馀惕。
行旆飒飘飏,帆张迅弩激。
便堪瀛壶游,却恐银潢逼。
夜久风更怒,崩涛恣漰湱。
何得万鼓角,号呶鬨深黑。
苍茫神鬼集,哀伤天地窄。
始知潜鳞介,噞喁伸腷臆。
兹行固留滞,肝肠已结塞。
宵征太苍黄,履险更迷适。
谁能鞭羲车,光展阳乌翼。
澎湖一穷岛,外海称险隘。
东南控制静,内地安栖息。
山童草木荒,潮涸盐卤塞。
地潟不宜稼,耙犁安所力。
波涛狎床帏,蛟鼍轻蜥蝪。
肆其虓阚性,溟涨犹偪仄。
粟米自东来,未能饱饥膈。
修鳞与团介,炰脍无不得。
天兵昔东下,万艘暍荷戟。
神畀将军泉,至今喷湢㳁。
东临望台疆,时见山尻脊。
西飙会有期,便挂如云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