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艾秀才还文江三首·其二》
《送艾秀才还文江三首·其二》全文
明 / 李昌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疏疏芦苇野鸥飞,远水茫茫一掉归。

雨过山田收早稻,凉生客舍感秋衣。

江村露冷蛩声急,楚泽天清雁影微。

白发难兄如见问,为言空忆故山薇。

(0)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李昌祺的《送艾秀才还文江三首(其二)》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季节特色的乡村画面。首句“疏疏芦苇野鸥飞”,以疏疏的芦苇和飞翔的野鸥,展现出江边或湖畔的自然景象,流露出一种闲适与宁静的氛围。

“远水茫茫一钓归”进一步描绘了远处水面广阔,渔人独自垂钓归来的画面,寓含着诗人对友人离去的淡淡离愁和对艾秀才未来的期待。

“雨过山田收早稻,凉生客舍感秋衣”两句,通过雨后农田里早稻的丰收和旅舍中感受到的秋意,表达了对农事的关心以及对时光流转的感慨,也暗含对艾秀才归乡生活的想象。

“江村露冷蛩声急,楚泽天清雁影微”描绘了夜晚江村的清凉,寒露打湿虫鸣,天空中大雁的身影若隐若现,增添了秋夜的寂寥与远方的渺茫。

最后,“白发难兄如见问,为言空忆故山薇”以“白发难兄”自比,表达出对年华老去的感叹,同时也流露出对艾秀才能回归故乡,过上简朴生活的羡慕和对友情的深深怀念。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送别场景,寓情于景,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关切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作者介绍
李昌祺

李昌祺
朝代:明   字:昌祺   号:侨庵   籍贯:白衣山   生辰:1376~1452

李昌祺(1376~1452)明代小说家。名祯,字昌祺、一字维卿,以字行世,号侨庵、白衣山人、运甓居士,庐陵(今江西吉安)人。永乐二年进士,官至广西布政使,为官清厉刚正,救灾恤贫,官声甚好。且才华富赡,学识渊博,诗集有《运甓漫稿》,又仿瞿佑《剪灯新话》作《剪灯余话》。 
猜你喜欢

秋怀·其八

菊恨兰悲閟众芬,天南牢落怅离群。

客愁竟夕怜江月,乡梦千重隔岭云。

长笛且吹新道调,短衣谁识故将军。

雄心消尽閒情在,四海无家独卖文。

(0)

送颂臣之台湾·其二

小别宁须惜,天涯叹此行。

家书沈远道,兵火脱馀生。

东渡龙无气,南飞鹊有声。

送君惟梦寐,同到刺桐城。

(0)

闽越王庙

鴃舌诸蛮梗化多,天教豪杰挽狂波。

开闽霸业传忠懿,佐汉诚心过尉佗。

生辟蚕丛隶华夏,死留龙井镇山河。

我来殿宇瞻遗像,落日平台一放歌。

(0)

仲春望日予为社主诸公有不赴者是日无诗且散去雨中闷怀因取杜句继以唐宋人句集诗九律各志所感奉寄诗皆人所习闻者姓名故不列载萝石隐翁时在禹穴·其七海村麾使

自笑鄙夫多野兴,谩劳车马驻江干。

双双瓦雀行书案,片片轻鸥下急湍。

杏酪渐香邻舍粥,花枝欲动春风寒。

且看欲尽花经眼,明月明年何处看。

(0)

题茅泽民蟠松图为陈彦廉寿

太丘仙人初度日,高景山前览秋色。

才名不减郑广文,百年才过三之一。

长松卧地数百弓,全生不与社栎同。

苍髯鲐背冰雪操,根有虎魄燕支红。

茅君欲驾茅龙去,为貌蜿蟺入囊楮。

蟠桃再食河再清,迟子披图重延伫。

(0)

江村

探幽卜宅子陵滩,江树江帆不厌看。

云接海门天有影,潮吞沙屿月生寒。

门前鸥鹭眠花径,槛外蛟龙护钓竿。

为有晚霞诗思在,擎杯独自倚阑干。

(0)
诗词分类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诗人
曹振镛 刘珍 孙楚 段玉裁 周葵 任翻 董恂 刘晏 程宿 冯京 韩忠彦 陈尧叟 郑颢 杨士芳 马援 刘沆 李方膺 全思诚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