朔风卷雨东南昏,铜仙泪洒辞吴门。
间关万里踏燕月,埃沙扑面愁人魂。
携琴早晚随王母,不似瑶池旧歌舞。
南冠岌岌操南音,此意此心千万古。
十年归来两鬓霜,袖有诗史继草堂。
西游苍梧北太华,笔端传入古锦囊。
甫也再拜杜鹃血,颍乎冥入冰炭肠。
一朝访我茅屋下,朔风易水为余写。
黄金好铸钟子期,知君不是黄冠师。
朔风卷雨东南昏,铜仙泪洒辞吴门。
间关万里踏燕月,埃沙扑面愁人魂。
携琴早晚随王母,不似瑶池旧歌舞。
南冠岌岌操南音,此意此心千万古。
十年归来两鬓霜,袖有诗史继草堂。
西游苍梧北太华,笔端传入古锦囊。
甫也再拜杜鹃血,颍乎冥入冰炭肠。
一朝访我茅屋下,朔风易水为余写。
黄金好铸钟子期,知君不是黄冠师。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萧灼对汪水云诗卷的题跋,以抒发对汪水云诗歌艺术的赞赏和对其人生经历的感慨。首句“朔风卷雨东南昏”描绘了风雨交加的场景,暗寓诗人对汪水云遭际的同情。接着,“铜仙泪洒辞吴门”借铜仙离别之悲,寓言汪水云的漂泊生涯。
“间关万里踏燕月”写汪水云长途跋涉,历经艰辛,而“埃沙扑面愁人魂”则表达了诗人对他的旅途劳顿和内心愁苦的共鸣。接下来,诗人想象汪水云如王母身边的仙人,不再有昔日瑶池的繁华,而是坚守自己的艺术追求。
“南冠岌岌操南音”中的“南冠”象征亡国之痛,汪水云虽身处逆境仍坚持南音,表达其民族气节。“此意此心千万古”则赞美汪水云的高尚情操将流传千古。后半部分,诗人感叹汪水云十年归来,才华依旧,诗史满袖,继续书写历史。
“西游苍梧北太华”描述了他的壮志豪情,而“笔端传入古锦囊”则赞美他的作品如古代锦囊中的瑰宝。诗人以“甫也再拜杜鹃血,颍乎冥入冰炭肠”表达对汪水云深沉情感的敬佩,最后两句“朔风易水为余写”形象地写出汪水云的诗才横溢,能为诗人写下动人的诗句。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情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汪水云诗才的敬仰和对其人生的感慨,同时也传达出对文学艺术传承的重视。
低心不肯逐时趋,坐觉瓶储岁屡无。
试手耕纴新事业,传家弓冶旧规模。
膝前痴騃怜文度,酒后粗狂忆阿奴。
但愿年年身健在,一尊长得与君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