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老西风滞雨声,今朝重九报新晴。
晓霞海色明吴甸,飞翠岚光入越城。
百尺凭楼堪送雁,数竿戛玉胜吹笙。
紫萸黄菊何心觅,香稻连畴足晚成。
秋老西风滞雨声,今朝重九报新晴。
晓霞海色明吴甸,飞翠岚光入越城。
百尺凭楼堪送雁,数竿戛玉胜吹笙。
紫萸黄菊何心觅,香稻连畴足晚成。
这首清代诗人嵇曾筠的《重阳》描绘了秋天的一个转晴场景。首句“秋老西风滞雨声”以西风和滞雨渲染出深秋的萧瑟气氛,而“今朝重九报新晴”则点出重阳佳节的到来,带来了久违的晴朗天气。
接下来,“晓霞海色明吴甸,飞翠岚光入越城”两句,通过晨曦中的霞光和山岚的色彩变化,展现出一幅清新明亮的画面,仿佛吴甸和越城都被秋日的美景所照亮。诗人借助登高远眺,表达了对自然景色的欣赏和赞美。
“百尺凭楼堪送雁,数竿戛玉胜吹笙”进一步描绘登楼赏景的情境,以大雁南飞和竹笛声比喻时光流逝,寓含着对岁月更迭的感慨。最后一句“紫萸黄菊何心觅,香稻连畴足晚成”,诗人感叹自己无暇赏花寻乐,因为丰收的香稻已经成熟,显示出他对农事的关心和对生活的满足。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重阳节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景物描绘和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生活的热爱,以及对丰收的喜悦。
向夕依阑念昔游,萧条节物更他州。
池平不动天深碧,月色无情人独愁。
千里江山幽信绝,一场风露败荷秋。
征鸿急急知何事,断续哀鸣过不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