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楞无幕坐高筵,飒有寒风到鬓边。
云阔莫愁鸿路隔,山空转使客心悬。
平冈乱木群羊宅,浅水荒菰独钓船。
落日平原萧瑟甚,方知天地入残年。
四楞无幕坐高筵,飒有寒风到鬓边。
云阔莫愁鸿路隔,山空转使客心悬。
平冈乱木群羊宅,浅水荒菰独钓船。
落日平原萧瑟甚,方知天地入残年。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苍凉而深邃的画面,诗人姚燮在听帆楼中所见所感,充满了对自然与人生的深刻思考。
首联“四楞无幕坐高筵,飒有寒风到鬓边”,开篇即以“高筵”喻指听帆楼,四面无遮挡,寒风直吹至鬓发,营造出一种孤寂而清冷的氛围,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颔联“云阔莫愁鸿路隔,山空转使客心悬”,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广阔的云天并未让诗人感到忧虑,反而在空旷的山间,客人的思绪更加飘渺,心绪难安。这里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将自然的辽阔与人心的狭窄相对比,表达了诗人面对广阔世界时内心的复杂情绪。
颈联“平冈乱木群羊宅,浅水荒菰独钓船”,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又略带荒凉的乡村景象。平缓的山丘上杂乱生长着树木,是羊群的栖息地;不远处的浅水边,孤独的钓鱼船静静地停泊,与周围的环境形成鲜明对比,既展现了自然界的和谐共生,也映射出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个体在自然中的渺小与孤独。
尾联“落日平原萧瑟甚,方知天地入残年”,以落日平原的萧瑟景象收束全诗,不仅描绘了时间的流逝,也暗示了生命的终结。在这样的景象下,诗人意识到自己即将步入老年,生命即将结束,流露出对岁月无情、人生短暂的深深感慨。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沉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人生、时间的深刻思考,以及在面对自然与人生变迁时的复杂心情。
吾观尘海门,善恶各有徒。
谦谦鲜君子,悻悻多凶夫。
善者所宜福,凶夫所宜诛。
善恶苟无报,真宰其含胡。
夷齐死沟壑,丘轲困穷途。
颜渊嗟夭折,比干乃捐躯。
盗蹠亦何人,横行主逃逋。
乳虎饱人肉,谁敢摩其须。
公然老牖下,雄风闻八区。
彼苍不可问,仰面长呜呼。
茫茫天地间,而理固有常。
云胡当世人,行险恣猖狂。
周行舍不由,捷径恣翱翔。
法言乃不道,群居肆荒唐。
啖葛诳天下,饮鸩欺四方。
指鹿乃言马,问牛翻问羊。
阴邪莫能测,诡异何可当。
勿云不吾察,天理恒日章。
吁嗟君子儒,灵台自开张。
作事贵昭著,宁惭天日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