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题阙·其一○一》
《题阙·其一○一》全文
唐 / 王梵志   形式: 古风  押[纸]韵

造作庄田犹未已,堂上哭声身已死。

哭人尽是分钱人,口哭元来心里喜。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社会中一种讽刺的现象,通过对比哭与笑的矛盾情感,揭示了人性的复杂和世态的炎凉。

“造作庄田犹未已”,开篇便以“造作庄田”这一行为,暗示了人们在追求物质财富的过程中,不遗余力,甚至不惜牺牲道德和人性。这里的“庄田”不仅指农田,更象征着人们为了生存和发展而努力开拓的事业或资源。然而,“犹未已”三字,透露出这种努力似乎永无止境,暗含了一种对过度追求物质的批判。

“堂上哭声身已死”,紧接着描述了一个场景:在某人的葬礼上,堂上充满了悲痛的哭声,但这个人已经离世。这句话通过强烈的对比,突出了生命的脆弱和短暂,以及人们在面对死亡时的无力感。同时,也暗示了在生前,人们可能并未真正珍惜生命,而是被外在的物质追求所驱使。

“哭人尽是分钱人”,这句话揭示了在死者身后,前来哀悼的人们,实际上都是那些在生前曾因利益而与死者有所交集的人。这不仅是对人性自私的一面的揭露,也是对社会中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一种讽刺。在生死面前,人们的情感变得复杂,既有对逝者的哀悼,也有对自身利益的考虑。

“口哭元来心里喜”,最后两句将讽刺推向高潮。表面上的悲伤与内心的喜悦形成鲜明对比,揭示了人们在表达情感时的虚伪和矛盾。这句话深刻地反映了人性中的双重标准和虚伪,即在公共场合表现出来的悲痛,往往掩盖了个人的真实情感和动机。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社会现象的讽刺和对人性的剖析,展现了唐代社会的某些侧面,以及人们对物质追求与生命价值的思考。它以简洁的语言,深刻地揭示了人性的复杂性和社会的现实问题,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

作者介绍
王梵志

王梵志
朝代:唐   籍贯:卫州黎阳

王梵志[唐](隋末至唐初年间前后在世),唐初白话诗僧,卫州黎阳(今河南浚县)人。原名梵天,生卒年、字、号生平、家世均不详,隋炀帝杨广至唐高宗李治年间前后在世。诗歌以说理议论为主,多据佛理教义以劝诫世人行善止恶,对世态人情多讽刺和揶揄,对社会问题间或涉及。多数作品思想消极,格调不高。语言浅近,通俗幽默,常寓生活哲理于嘲谐戏谑之间。艺术上比较粗糙,但对认识初唐社会和研究白话诗的发展有一定参考价值。
猜你喜欢

泊秦淮

落日潮生没浅沙,秦淮两岸有人家。

当年江总门前柳,轻薄犹飞满路花。

(0)

秋日与梁克宣韩成章陈彦章游湖

蘋香蓼色满沧洲,翻觉湖山胜昔游。

十里清谈消斗酒,两峰寒思入孤舟。

浮云聚散谁应继,落日盘回重此留。

归棹莫惊游赏客,数声柔橹下中流。

(0)

早秋寄箬溪故人

海上金风洗残暑,溪边黄叶飘四五。

故人教铎天一涯,迢递千峰隔秋渚。

昔年胶漆桑梓间,心比白鸥閒更閒。

一帆清兴波间月,千里离情海上山。

百壶鸡黍春风面,几度莼鲈忆乡县。

吟边晚岫叠云屏,醉里寒溪澄素练。

常怀太白对清樽,也识希夷望白云。

半帘潭影鱼双跃,一枕松阴鹤不群。

自惭流落临江曲,寂寞芸轩隔深竹。

遥待仙舟海上还,论文共剪西窗烛。

(0)

四虫言四首·其二蝉

遮了遮了。主人屋破忙不补,只愁秋来长苦雨。

南冈黄茆亦易求,何不剪取遮床头。

城中尽是楼上楼,谁念中宵沾湿愁。

(0)

耕隐为胡拱辰赋

幽居人事绝纷纭,俯仰深资寄耔耘。

桑柘影深成委巷,烟花开满起清芬。

春风绿涨犁锄雨,秋日黄连黍稌云。

对此笑歌堪永岁,况闻贤器静脩勤。

(0)

赠开元寺隆上人·其一

自向钱塘住,相将廿载馀。

息来诸妄断,老去万缘疏。

洗竹通幽径,搴藤补弊庐。

时时得佳句,还向壁间书。

(0)
诗词分类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诗人
冯振 林庚白 姚鹓雏 王季思 罗锦堂 吴玉如 常燕生 邵祖平 陈以鸿 王理孚 杨赓笙 苏渊雷 伯昏子 顾毓琇 胡怀琛 龙榆生 刘景晨 邓均吾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