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郑司徒致仕还乡》
《送郑司徒致仕还乡》全文
明 / 罗钦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老至飘然谢宠荣,诏书优进地官卿。

从知去国心犹赤,见说还山梦已清。

驿路暂依红树宿,海邦重订白鸥盟。

维驹不尽今朝意,仰斗徒悬后夜情。

(0)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位年迈官员在辞官归乡之际的心境与情感。首句“老至飘然谢宠荣”,点明了主人公年岁已高,不再追求官场的荣华富贵,而是选择淡出权力中心,回归自然。接着,“诏书优进地官卿”一句,虽未直接提及具体职务,但通过“诏书”和“地官卿”的称谓,暗示了其曾享有朝廷的尊崇与恩遇。

“从知去国心犹赤”一句,表达了主人公虽已离开官场,但对国家的忠诚之心依然炽热,体现了其高尚的道德情操。紧接着,“见说还山梦已清”则透露出主人公对归隐生活的向往与期待,通过梦境的描写,展现了他内心对宁静生活的渴望。

“驿路暂依红树宿,海邦重订白鸥盟”两句,运用了生动的意象,描绘了主人公归乡途中的景象与心境。红树与白鸥,分别象征着生机与自由,寓示着主人公在归途中找到了心灵的慰藉与寄托。

“维驹不尽今朝意,仰斗徒悬后夜情”则是全诗的点睛之笔,通过“维驹”(小马)与“仰斗”(仰望北斗星)的比喻,表达了主人公对当前时光的珍惜与对未来未知的忧虑。尽管归乡之路充满不确定,但他仍对未来充满了希望与期待。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细腻的情感描绘了主人公辞官归乡的过程与心境,展现了其对国家的忠诚、对自然的向往以及对未来生活的期待,是一首富有深意的离别之作。

作者介绍

罗钦顺
朝代:明

(1465—1547) 明江西泰和人,字允升,号整庵。弘治六年进士。授编修,迁南京国子监司业,以实行教士。忤刘瑾,革职为民。瑾诛复官,累迁吏部右侍郎。世宗即位,擢吏部尚书,以与张璁、桂萼同朝为耻,辞归。家居二十年,潜心性理之学。初笃信佛学,后舍弃。认为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废一不可,卒谥文庄。有《困知记》、《整庵存稿》。
猜你喜欢

游白云轩赠冲一道正

无事之时无事身,天将冲淡养吾真。

鸱鸢啄腐成滋味,岂识朝霞吐咽人。

(0)

横山堂三章·其二

阳羡之水兮湍流喧豗,砅崖转石兮万壑殷雷。

濑浅浅兮忽如泻,畦碧绣兮溪罨画。

横山老人兮乐天无忧,聊临睨兮夷犹。

揽芳茝兮大薄,搴杜若兮汀洲。

摹写兮宝唾传,悲壮兮又双琐。

沐发兮何必咸池,濯吾缨兮水之湄。

乘月兮何必牛渚,系吾舟兮水之浦。

吾之舟兮万斛有馀,凌阳侯兮狎灵胥。

百尺揭兮帆席举,撇旋捎濆兮无险阻。

傅说骑箕兮不可攀,留此舟兮横山。

(0)

沿檄省亲复还书呈叔能同官

云间霅水往来航,风雨几番腾客装。

子职废供一旬劣,官事不了三春强。

去时园花初放白,归日江梅如许黄。

少复须之又西指,薰风一舸在回塘。

(0)

十一月十日酒散已二鼓与千里步月因至水堂·其二

梦入千家枕,寒声薄水堂。

溪山浑著月,梅竹半封霜。

夜榜响葭浦,寒鱼跳石塘。

可怜清绝景,夜夜属渔郎。

(0)

蒙才孺伯惠诗颇及参问

鹤氅蒲团养粹和,冥心十地六波罗。

宦情微似庵摩勒,佛行高于窣堵波。

海里泥牛端解笑,庵前石镜不须磨。

拟询一句合头语,只恐新罗鹞子过。

(0)

旅次二首·其一

山行确荦趁云程,食寝无多但有名。

作梦方成鸡唤起,加餐未竟马催行。

鼓风飞壒浑无际,敲日吹炎似有声。

埃息火流知不晚,依然六幕自澄清。

(0)
诗词分类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诗人
曹一士 汤思退 殷英童 周孚先 萧道成 徐浩 曹龙树 刘太真 淮南小山 王延彬 严武 蔡幼学 乔行简 董士锡 太白山神 李璟 陈季同 周晋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