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次韵龙仁夫种菊二首·其一》
《次韵龙仁夫种菊二首·其一》全文
宋 / 俞德邻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忧来感人心,把菊行东篱。

悠然南山句,忆此删后诗。

诗亡绝遗响,菊在馀幽姿。

麟洲有达士,与菊心相期。

左揖隆中老,右揖绵上推。

汎此忘忧物,聊以供吾私。

真乐未易识,胜事空自知。

金风摵摵鸣,金英粲粲垂。

我欲从子醉,不羡高阳池。

焉知义熙后,此会非今时。

(0)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俞德邻所作的《次韵龙仁夫种菊二首(其一)》。诗中描绘了诗人对菊花的喜爱之情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首句“忧来感人心,把菊行东篱”点明了诗人的内心情感,通过采摘菊花并漫步于东篱之间,表达了他内心的忧愁与寻求慰藉的情怀。接着,“悠然南山句,忆此删后诗”两句,诗人回忆起陶渊明的诗句,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古代文人雅趣的追慕。

“诗亡绝遗响,菊在馀幽姿”则进一步强调了菊花在诗中的象征意义,即使诗歌已逝,但菊花依然保持着其独特的幽雅姿态,寓意着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永恒追求。

“麟洲有达士,与菊心相期”一句,诗人将自己比作麟洲的高士,与菊花心灵相通,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美的追求。

“左揖隆中老,右揖绵上推”运用典故,借指与诸葛亮和杜甫这样的历史人物为伴,进一步深化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汎此忘忧物,聊以供吾私”表明诗人以菊花为伴,以此忘却忧愁,享受个人的宁静时光。

“真乐未易识,胜事空自知”表达了对真正快乐难以言喻,只能由自己体会的感慨。

“金风摵摵鸣,金英粲粲垂”描绘了秋风中菊花盛开的景象,金黄的花朵在风中摇曳,美不胜收。

“我欲从子醉,不羡高阳池”表达了诗人愿意与菊花共醉,不羡慕世俗的享乐,追求精神上的满足。

最后,“焉知义熙后,此会非今时”则以历史典故结束全诗,表达了对当下相聚的珍惜,仿佛穿越时空,与古人共享这一时刻的美好。

整首诗通过对菊花的描绘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情感世界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作者介绍

俞德邻
朝代:宋   籍贯:自号太玉山   生辰:1232~1293

俞德邻(1232~1293)字宗大,自号太玉山人,原籍永嘉平阳(今属浙江),父卓为庐江令,侨居京口(今江苏镇江)。度宗咸淳九年(1273)浙江转运司解试第一,未几宋亡。入元,累受辟荐,皆不应。因性刚狷,名其斋为佩韦(本集卷八《佩韦斋箴》)。元世祖至元三十年卒,年六十二。遗著由其子庸辑为《佩韦斋文集》十六卷(其中诗七卷),于元仁宗皇庆元年(1312)刊行,另有《佩韦斋辑闻》四卷。事见本集卷首元建安熊禾序,《至顺镇江志》卷一九有传。
猜你喜欢

穿云径

山中夜来雨,云气不曾收。

手扶绿玉杖,行傍水西头。

(0)

东园杂兴·其四

偶依城郭住,浑似野人家。

童子朝分菊,邻翁晚送瓜。

(0)

宝林八咏·其五布衣

山中大布衣,流传自今古。

挂在杪罗林,不待朝阳补。

(0)

题黄公洞

石磴古苔青,不见圮桥履。

洞口有樵人,浑疑赤松子。

(0)

题王仲序筠窗诗卷·其二

几个琅玕石上生,当窗宜雨复宜晴。

何当截作昭华琯,吹出虞廷綵凤声。

(0)

望夫石·其二

山头日日望郎来,山下长江万里开。

郎去不如潮有信,朝朝暮暮两番回。

(0)
诗词分类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诗人
曹龙树 刘太真 淮南小山 王延彬 严武 蔡幼学 乔行简 董士锡 太白山神 李璟 陈季同 周晋 严忠济 田游岩 王象春 郏亶 崔元略 滕珦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