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过秦楼》
《过秦楼》全文
清 / 陈匪石   形式: 词  词牌: 选冠子

晚色吹凉,渌波澄练,画阁下临无地。

横枝露剪,乱叶云迷,柳外去骢难系。

回首载酒江南,鹎鵊声中,袷衣初试。

甚韶光百五,落花风紧,黯然如此。

还梦入、断驿残灯,荒江孤棹,倚枕暗啼秋水。

河山故国,风雨中宵,不信有人憔悴。

翻叹平生为谁,怀远愁深,游仙词费。

但阑干尽处,弥望烟尘未洗。

(0)
鉴赏

这首《过秦楼》由清代词人陈匪石所作,描绘了一幅晚景凄凉的画面,充满了离愁别绪与对往昔美好时光的追忆。

“晚色吹凉,渌波澄练”,开篇以凉爽的晚风和清澈的湖水渲染出一种宁静而又略带凉意的氛围,预示着即将展开的情感波动。

“画阁下临无地”一句,通过描绘高阁俯瞰大地的景象,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感觉,同时也暗示了主人公内心的孤独与寂寞。

“横枝露剪,乱叶云迷,柳外去骢难系”,这一连串的意象,将自然界的景象与人物情感巧妙结合,露珠、乱叶、迷雾以及难以驾驭的马匹,都象征着主人公内心的纷扰与无法把握的离愁。

“回首载酒江南,鹎鵊声中,袷衣初试”,回忆起往日与友人在江南饮酒欢聚的情景,鹎鵊的叫声与初穿夹衣的季节交替,既是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也暗示着季节更迭,物是人非。

“甚韶光百五,落花风紧,黯然如此”,“百五”指的是寒食节,此处借指春末夏初时节,落花与紧风则象征着时光的流逝与离别的哀愁。

“还梦入、断驿残灯,荒江孤棹,倚枕暗啼秋水”,梦境中的场景更加深了离愁别绪,断驿、残灯、荒江、孤棹,以及倚枕暗泣的秋水,都是孤独与哀伤的象征。

“河山故国,风雨中宵,不信有人憔悴”,表达了对故土的深深眷恋与对时光流逝的无奈,风雨之夜,无人能免于憔悴。

“翻叹平生为谁,怀远愁深,游仙词费”,感叹平生所经历的一切似乎都是为了远方的思念,而表达这种愁绪的游仙之词却显得无力。

“但阑干尽处,弥望烟尘未洗”,最终,视野所及之处,烟尘弥漫,未被洗净,象征着主人公内心的愁绪与外界的纷扰交织在一起,难以摆脱。

整首词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以及对个人情感的深刻抒发,展现了作者在面对离别与时光流逝时的复杂心情,既有对过往美好的怀念,也有对现实困境的无奈与挣扎。

作者介绍

陈匪石
朝代:清

陈匪石(1883-1959) 原名世宜,号小树,又号倦鹤。江宁人。早年就读尊经书院,曾随张次珊学词。入同盟会。又随朱祖谋研究词学,并入南社,编《七襄》刊物。据传译有《最后一课》(郑逸梅《南社丛谈》)。历任上海各报记者、中国大学、华北大学、中央大学教授,1952年任上海市文物保管委员会编纂。著有《旧时月色斋诗》、《倦鹤近体乐府》、《宋词举》、《声执》。
猜你喜欢

杂歌谣辞·李夫人歌

一带不结心,两股方安髻。
惭愧白茅人,月没教星替。
剩结茱萸枝,多擘秋莲的。
独自有波光,彩囊盛不得。
蛮丝系条脱,妍眼和香屑。
寿宫不惜铸南人,柔肠早被秋眸割。
清澄有馀幽素香,鳏鱼渴凤真珠房。
不知瘦骨类冰井,更许夜帘通晓霜。
土花漠漠云茫茫,黄河欲尽天苍苍。

(0)

四年冬以退居蒲之永乐,渴然有农夫望岁之志

爱景人方乐,同雪候稍愆。
徒闻周雅什,愿赋朔风篇。
欲俟千箱庆,须资六出妍。
咏留飞絮后,歌唱落梅前。
庭树思琼蕊,妆楼认粉绵。
瑞邀盈尺日,丰待两岐年。
预约延枚酒,虚乘访戴船。
映书孤志业,披氅阻神仙。
几向霜阶步,频将月幌褰。
玉京应已足,白屋但颙然。

(0)

回中牡丹为雨所败二首

下苑他年未可追,西州今日忽相期。
水亭暮雨寒犹在,罗荐春香暖不知。
舞蝶殷勤收落蕊,佳人惆怅卧遥帷。
章台街里芳菲伴,且问宫腰损几枝。
浪笑榴花不及春,先期零落更愁人。
玉盘迸泪伤心数,锦瑟惊弦破梦频。
万里重阴非旧圃,一年生意属流尘。
前溪舞罢君回顾,并觉今朝粉态新。

(0)

杂曲歌辞·杨柳枝

暂凭樽酒送无憀,莫损愁眉与细腰。
人世死前唯有别,春风争拟惜长条。
含烟惹雾每依依,万绪千条拂落晖。
为报行人休尽折,半留相送半迎归。

(0)

忆匡一师

无事经年别远公,帝城钟晓忆西峰。
炉烟消尽寒灯晦,童子开门雪满松。

(0)

柳枝五首

花房与蜜脾,蜂雄蛱蝶雌。
同时不同类,那复更相思。
本是丁香树,春条结始生。
玉作弹棋局,中心亦不平。
嘉瓜引蔓长,碧玉冰寒浆。
东陵虽五色,不忍值牙香。
柳枝井上蟠,莲叶浦中干。
锦鳞与绣羽,水陆有伤残。
画屏绣步障,物物自成双。
如何湖上望,只是见鸳鸯。

(0)
诗词分类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诗人
陈昌齐 惟俨 凌廷堪 任伯雨 西鄙人 虞姬 刘令娴 李夔 华允诚 曾公亮 胡深 徐俨夫 李元纮 石涛 高斌 刘安世 蒋瑎 姜宸英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