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满陂塘草满川,望中茅屋起孤烟。
十年不踏安丰路,遂与清淮作次边。
水满陂塘草满川,望中茅屋起孤烟。
十年不踏安丰路,遂与清淮作次边。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归隐田园的生活情景。开篇“水满陂塘草满川”,通过对自然环境的描述,展现出一个生机勃勃、水草丰美的画面。“望中茅屋起孤烟”则是诗人远眺茅屋时所见的一缕炊烟,这不仅营造了一种宁静与淡泊的氛围,也隐含着诗人对归隐生活的向往。
“十年不踏安丰路”,这句话表明诗人长久以来没有踏足过安丰道,反映出他对于世俗之事的疏离和超然。最后,“遂与清淮作次边”,则是说诗人选择在清淮一带定居,构筑了一个心灵的避风港湾。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和个人生活状态的抒发,表现出一种超脱红尘、寂寞求真的高远情怀。诗人通过这种方式,将自己内心的情感与外在的自然景观相结合,营造了一种既有距离感又饱含深意的艺术氛围。
嗟,天运,春奄暮。翩翩者鸟,集于芳树。
芳树生路隅,车马一何多。
朝看桃李华,夕看桃李柯。
爰登高丘以望,遥见长安绮楼。
楼中美人弹瑟,如闻三叹未休。
客乘白马系栖下,秉烛置酒娱夜游。
美人赠我锦绣辞,把玩不异珊瑚钩。
林阴漙露罗袂薄,明月照闼那可留。
嗟乎人生何不共努力,君不见城鸦哺子忽生翼。
火之发兮,城南暮。飞城入兮,势冲砻急。
风逆不反,我心怛兮怫兮。汨兮安得术,噀尔灭兮。
省之火,自门徂堂,烧两廊兮。彼何栖者,裂栋爆瓦。
天为赭兮,烟喷喷海涌照四野兮。
嗟何鸟声,怪而赤焰,翔而不下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