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石门上洞为崔孝廉子玉作》
《石门上洞为崔孝廉子玉作》全文
明 / 何亮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石门不尽藏珍地,上洞跻攀景更幽。

鸟道乍通丹穴里,凤笙疑落碧山头。

云霄迥出千峰暝,河汉斜分一水流。

最是崔咸高世处,他年良史直须留。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石门上洞的壮丽景色,充满了神秘与幽静之美。诗人何亮以细腻的笔触,将石门的宝藏之地与上洞的攀登之景巧妙结合,营造出一种既神秘又引人入胜的氛围。

首句“石门不尽藏珍地”,开篇即点出石门内蕴藏着丰富的宝藏,激发读者的好奇心。接着,“上洞跻攀景更幽”一句,描绘了攀登至高处所见的景色更加幽静迷人,暗示着探索未知世界的乐趣与挑战。

“鸟道乍通丹穴里,凤笙疑落碧山头。”这两句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和想象,将狭窄蜿蜒的山路比作通往丹穴的鸟道,而远处的山头仿佛传来凤笙的声音,增添了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这里不仅展现了自然景观的壮美,也蕴含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追求。

“云霄迥出千峰暝,河汉斜分一水流。”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天空与山峰之间的对比,云雾缭绕的景象与昏暗的山峰形成鲜明对比,而斜分的银河与流动的溪水则赋予画面动态感,展现出大自然的壮阔与和谐。

最后,“最是崔咸高世处,他年良史直须留。”诗人表达了对崔咸(孝廉子玉)所处之地的高度评价,认为这里是值得历史记载的非凡之地。这句话不仅是对崔咸个人的赞誉,也是对石门上洞这一独特景观的肯定,强调了其在历史上的重要地位。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成功地描绘了石门上洞的自然美景,同时也寄托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历史的尊重。

作者介绍

何亮
朝代:宋

猜你喜欢

浦阳十景·其五月泉春诵

古木丛中息世諠,老生力学掩溪门。

危弦未绝人须听,蠹简多忘我欲温。

白兔流光分石色,苍龙拥沫验沙痕。

从今更浚源头水,莫待投胶与救浑。

(0)

水仙二首·其一

太液池边雪始乾,晓妆初试佩珊珊。

帘钩欲下东风细,犹梦珠宫扇影寒。

(0)

紫檀筚篥曲赠善吹者任子中

君不见龟兹乐工能新声,截竹插芸吹月明。

黄沙碛里橐驼断,花门山上浮云生。

夜深促节转悲壮,只愁崩倒赤连城。

石崖划裂水泉涌,海鹘怒戛风力竦。

贾胡惊起怨思长,都护罢饮精魂动。

传之中国久更新,任郎妙解尤绝伦。

镂檀作管如紫玉,连蝉锦囊金作束。

等閒未肯出向人,为我酒边吹一曲。

落花撩乱游丝起,流莺无言蛱蝶死。

当头独发调最高,响来直在青云里。

顿令阳春变秋色,佶栗吴霜飞绕指。

教坊弦索惨不骄,歌舞堂中静如水。

古谁得名今莫比,讵数阳陶与关李。

南音北谱此正繁,含嚼纷纭徒聒耳。

我心感慨未易降,已觉满坐寒摐摐。

安得酒船百斛乘月去,数声吹黑鱼龙江。

(0)

崇碧轩诗

豫章山中多豫章,长松大竹相扶将。

屋东微见红日动,檐曲细含翠雨凉。

洗空丝瀑落溪艇,暖客锦苔铺石床。

何时到子轩下坐,太朴显民同瓦觞。

(0)

浦阳十咏·其六潮溪夜渔

溪水添流到石矼,小家残户占渔商。

蛟龙未解乘云气,鱼鳖安能避泽梁。

两岸栎林藏曲折,一篝松火照微茫。

淮夷固有蠙珠颗,往往钩深得夜光。

(0)

送李士弘侍读摄祠王屋

河山肺腑树灵峰,泰乙高居象帝容。

苍玉登坛亲藻籍,黄金涂检盛函封。

林光忽与升烟合,云气初乘委佩重。

归格神休奉明主,恩流偏觉侍臣浓。

(0)
诗词分类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诗人
张衡 沈彬 郑文宝 孙承宗 谢安 江湜 牛希济 杨坚 章楶 卢思道 虞世基 东方朔 杜光庭 王景 李公麟 沈晦 金圣叹 孙道绚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