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风鸣大壑,落叶满荒苔。
倦鸟投林尽,浮云度海来。
文章裁短褐,日月寄深杯。
中散交游绝,柴门昼不开。
悲风鸣大壑,落叶满荒苔。
倦鸟投林尽,浮云度海来。
文章裁短褐,日月寄深杯。
中散交游绝,柴门昼不开。
这首明代诗人佘翔的《秋日薜荔园书怀(其二)》描绘了一幅秋日荒凉而宁静的画面。首句"悲风鸣大壑"以悲凉的秋风在山谷间回荡,渲染出一种寂寥的氛围。"落叶满荒苔"则进一步描绘了落叶飘零,堆积在荒芜的苔藓上,显示出季节的变迁和自然的衰败。
"倦鸟投林尽"通过疲倦的鸟儿归巢,暗示了时光的流逝和生活的归宿感。"浮云度海来"则借云彩的飘忽不定,寓言人生的无常和远方的想象。接下来,诗人将自己的文章比作简陋的短褐,表达对朴素生活的坚守,而"日月寄深杯"则寄托了对时光与情感的深深感慨。
最后两句"中散交游绝,柴门昼不开"表达了诗人孤独的生活状态,疏远的交往以及对隐逸生活的选择,柴门紧闭,象征着内心的孤寂和对外界纷扰的隔绝。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寓言丰富,展现了佘翔独特的秋日心境。
湿苔青,妖血碧,坏垣红。
怕精灵、来往相逢。
荒烟瓦砾,宝钗零乱隐鸾龙。
吴峰越巘,翠颦锁、苦为谁容。
浮屠换、昭阳殿,僧磬改、景阳钟。
兴亡事、泪老金铜。
骊山废尽,更无宫女说元宗。
角声起,海涛落,满眼秋风。
危榭摧红,断砖埋玉,定王台下园林。
听樯干燕子,诉别后惊心。
尽江上、青峰好在,可怜曾是,野烧痕深。
付潇湘渔笛,吹残今古锁沈。
妙奴不见,纵秦郎、谁更知音。
正雁妾悲歌,雕奚醉舞,楚户停砧。
化碧旧愁何处,魂归些、晚日阴阴。
渺云平铁坝,凄凉天也沾襟。
来鸿又去燕。
看罢江潮收画扇。
湖曲雕阑倚倦。
正船过西陵,快篙如箭。
凌波不见。
但陌花、遗曲凄怨。
孤山路,晚蒲病柳,淡绿锁深院。
谁恨。
五云深处宫殿。
记旧日、曾游翠辇。
青红如写便面。
下鹄池荒,放鹤人远。
粉墙随岸转。
漏碧瓦、残阳一线。
蓬莱梦,人间那信,坐看海涛浅。